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25例用腹部不加压及50的腹部加压两种方式进行的静脉尿路造影,结果两者显影优良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腹部不加压方法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音乐治疗对眼底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在于观察经听觉通道输入音乐对眼底手术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39名择期进行眼底手术的男性病人,他们被随机地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19人,对照组20人,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耳机给患者输入他们自己选定的音乐、观察焦虑(STAI),抑郁(SDS),视觉模拟焦虑(VAS)和脑电(BI)的变化。结果:实验组STAI,SDS,VAS值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了明显改善,而脑电的变化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音乐治疗可降低择期眼底手术男性病人的焦虑、抑郁与视觉模拟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GOHAI总分为(34.93±2.11)分,牙周病检出率为74.6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抽烟、糖尿病患病时间、最近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值、牙周疾病、缺牙数目、刷牙次数和刷牙时间。 结论 本研究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患者自身情况、糖尿病相关情况、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对员工援助计划(EAP)需求的内容、方式及心理咨询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50名北京市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进行相关EAP的调查。运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50.7%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压力而感到非常困惑、43.8%的人在职业发展上感到非常困惑;61.1%的人希望EAP帮助其解决工作压力问题;44.6%的人希望EAP帮助其解决情绪问题。调查对象最希望EAP采用一对一现场咨询、讲座及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67.8%的调查对象认为“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人们更好认识自己,完善自己”,54.8%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85.9%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主要原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找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及咨询费太贵;49.2%希望EAP提供“咨询师实名,来访者匿名进行咨询”的网络咨询服务。④调查对象中半数以上希望EAP能提供如下8个方面主题的讲座:社会交往、医患沟通、婚姻倦怠期、焦虑状态、职业倦怠、愤怒管理、上下级沟通、职业生涯规划。⑤面对压力时7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都会持尝试解决、自我劝解或求助的态度。结论 在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中开展EAP服务既可行又十分必要,但需严谨设计,注意保护好服务对象的隐私。  相似文献   
5.
采用NDI400F诱发电位系统检测50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不仅能早期诊断糖尿病中层得的听力损害,而且能了了解中枢神经通道损害的部位及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北京市某流动儿童学校的41人进行干预,并以46人为对照.结果 ①干预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症状总分上有了显著降低(t=-2.31,P<0.05),具体表现在敌对(t=-3.24,P<0.01)、适应不良(t=-2.10,P<0.05)、情绪不稳定(t=-2.33,P<0.05)3个因子上;②干预组在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t=2.77,P<0.01)和社会支持总分(t=2.56,P<0.05)上有了显著性提高;③干预组在自尊量表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加快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好转的进程,从整体上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背景 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尼古丁依赖的重要因素,关于吸烟原因和心理社会因素联合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研究较少见。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8-2019年,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北京市12家社区的吸烟者407人,纳入戒烟干预研究队列,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收集吸烟者的人口学信息,采用尼古丁依赖量表评估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采用拒烟自我效能问卷、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吸烟者心理特质的调查。探讨人口学信息和心理特质得分与尼古丁依赖量表得分的相关关系;以尼古丁依赖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心理特质指标。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9%。不同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尼古丁依赖程度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及积极/社会情景、消极/情绪情景、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心理意向、手口活动、享乐、镇静、刺激、成瘾及自动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rs=-0.224)、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rs=-0.398)及积极/社会情景维度(rs=-0.292)、消极/情绪情景维度(rs=-0.226)、习惯/成瘾情景维度(rs=-0.465)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负相关(P<0.05),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的心理意向(rs=0.120)、手口活动(rs=0.240)、享乐(rs=0.354,P<0.05)、镇静(rs=0.239)、刺激(rs=0.227)、成瘾(rs=0.426)和自动(rs=0.298)因子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t=-3.151)、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t=-5.401)、享乐因子得分(t=2.736)和成瘾因子得分(t=3.111)是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习惯成瘾情境下的拒烟自我效能和吸烟原因中的享乐因素以及成瘾因素,应从社会心理层面与成瘾方面入手进行吸烟者的戒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组干预模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组员的焦虑、抑郁、自我评价及行为改善情况,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择2004-05/07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心理科诊断为抑郁或抑郁状态的北京不同大学的1~4年级的在校学生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19~24岁。采用小组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小组由组长和副组长两位治疗师带领,治疗1次/周,3h/次,干预8次。每次干预设有主题,采取半结构式治疗形式,安排活动,引发组员思考、讨论和领悟,并对组员引发出的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去除一些情绪和不合理思维,增加彼此的共鸣与支持。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进行成员的自我评定。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0例参加小组治疗的学生无脱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小组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的强迫因子评分比治疗前极显著降低(2.94±0.38,1.86±0.59,t=5.07,P<0.01),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2.83,3.90,3.53,3.28,P<0.05)。②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比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32.20±3.82,40.30±6.34,t=4.126,P<0.01;35.50±5.31,48.60±7.16,t=4.701,P<0.01)。③组员在对自己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信赖自己、信任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方面都有较高评价,自觉比以前开朗、自信,相信自己能够面对各种问题,掌握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技术和沟通的方法,对小组过程和活动比较喜欢。结论:小组治疗对于大学生抑郁是一种较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治疗后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升高,自觉有信心、有能力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能有效改善抑郁大学生的情绪、行为、自我认知和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9.
朱仁康研究员(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祖国医学尚无相当名称,近似于阳毒发斑。盘状红斑性狼疮,类似鬼脸疮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为作好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用康奈尔医学问卷(CM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68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7.6%的学生存在心理躯体症状,心理躯体症状主要与人格倾向性、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格倾向为内向者、情绪稳定性差者心理躯体症状发生比例高。结论:医学生心理躯体症状与人格因素有显著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