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毒来势急暴,游行迅疾,速投大剂清解,可得控制。唯发于下肢的丹毒,中医称为“流火”。一旦罹病,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又称屡发性丹毒。发时寒战壮热,腿足红肿,灼热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笔者多年来以苍术膏为主防止本病复发,疗  相似文献   
2.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一例)杜××,女,39岁,工人,病历号217683,初诊日期:1967年8月24日。病史:二年来先后于颈后、两肘伸侧、下肢等处起成片皮癣,瘙痒无度,昼轻暮重,难于入眠,屡治无效。皮肤检查:颈后、双肘伸侧、胸前、下肢等处起较为对称成片轻度苔癣化皮损,呈淡红色,搔痕累累,结有血痂,稍见溢水。脉弦细,苔黄腻。中医诊断:风癣。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疾病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临床上对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感染性疾病与DIC 研究的若干进展作一简述。一、病原微生物与DIC感染合并DIC 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很高。现已知,不论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霉菌感染都可导致DIC,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并发DIC 最  相似文献   
4.
朱仁康研究员(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祖国医学尚无相当名称,近似于阳毒发斑。盘状红斑性狼疮,类似鬼脸疮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仁康(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荨麻疹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患,在中医文献中称(疒咅)癗,南方称风疹块,北方称鬼饭疙瘩。笔者据长期临床观察,大致依下述分型论治:(一)风热久羁:由于外受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疒咅)癗,发作不已。证见疹发大片  相似文献   
6.
消炎方     
一、药物组成:黄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二、适应证:坐板疮,发际疮。三、制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二次。  相似文献   
7.
8.
乳腺炎虽有急性与慢性两种,但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急性乳腺炎。而急性乳腺炎中绝大多数(约80%以上)发生于产后哺乳的妇女,其中又以初产妇者为最多,经产妇居其次,孕妇为最少。本文报告除个别外大多急性产后乳腺炎。在临床上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局部症状是病变局部乳腺增大、肿胀、变硬、疼痛或胀痛不剧而只有压痛,皮色初起不变,以后渐红。位置深者变红较慢,甚至内已化脓,犹不明显。一般经过四、五天逐渐化脓形成脓肿。脓肿较浅能向发炎的最薄弱的皮肤处溃破排脓。全身症状一般较局部症状出现略缓,亦有少数病例与局部症状同时出现,多有体温升高,重者恶寒高热等中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遗产有着丰富的内容,不但值得我们重视,更应该加以发扬、研究和改进."枯痔疗法"和"挂线疗法"也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治疗痔核与瘘管,有其确实和优异的疗效,这种疗法我们中医是一向采用的,就因为过去未加重视,应用范围不广,自从重庆第七人民医院首先加以实验,并经重庆在京治疗痔瘘小组作出小结报道后,各地正在广泛的推行.我们门诊部在1954年6月开始,专设痔科,就应用了"枯痔疗法"挂线疗法"和更进一步的"切开疗法"截至1955年5月31日,一年来总计治疗肛门疾患312个病例,内中包括痔疮223例,瘘管64例,裂疮19例,血栓6例,都得到显著的成绩,我们作出了如下的初步小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由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给药途径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性反应。我国早在隋·《巢氏病源》一书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风毒肿候:“其先赤痛飙(注:暴风)热,肿上生瘭浆(注:水疱渗出),如火灼是也。”因其来势暴速如风暴之突然而起,或外受风毒而肿得名,后世简称风毒。因本病常见于面部,故又有面游风毒之称。明·王肯堂《疡医证治准绳》记载:“面游风毒,此积热在内,或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