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尖锐湿疣(CA)单用微波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既往文献报道男性包皮过长与 CA 的复发有一定关系,为此我们对这一类复发患者施行包皮环切术后再采用 WNZ-IC 微波手术治疗仪(中国合肥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三所研究所生产) 治疗。以期降低 CA 的复发,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年龄18~54岁男性 CA 均为包皮过长者共30例,尖锐湿疣发生在龟头冠状沟包皮内、外板多处,病程1周~10个月,既往接受一次或以上微波治疗复发患者除外瘢痕体质,不能耐受手术或有严重全身疾病者,病例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多种基因畸变的结果,我们采用组织芯片(TMA)联合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腺瘤以及相应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与张力蛋白在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的磷酸酶(PTEN)的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果PTEN、P—Akt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差异显著(P=0.029),PTEN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Akt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0,P=0.032),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TEN、P—Akt1畸变可能没有参与正常大肠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过程,但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方法-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输尿管末端狭窄合并肾积水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子宫全切术后8例,剖腹产术后2例,URSL术后2例,输尿管末段切开取石术后4例,不明原因2例。术前经B超,IVU,逆行尿路造影,MRU等检查诊断,均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尿漏,术后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功能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间为60~150min,术中出血量30~60ml,术后尿漏1例,延长盆腔引流管引流时间,7d后引流液每天〈10ml而拔管,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6d,术后随访3~24个月,肾积水完全消失14例,明显好转(肾积水Ⅰ度)3例,1例(术后漏尿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经再次开放行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术后随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操作相对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微造瘘通道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52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联合TURP治疗组与47例单纯采用TU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作比较。结果改进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膀胱碎石时间(23±18.5)min和(28.5±22.5)min。TURP时间(55±24)min和(61.5±29)min。改进组无大出血、膀胱穿孔、尿失禁、严重感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等并发症,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5±3.2)d和(6.2±3.2)d。1个月后复查尿流率(-22±3.8)mL/s和(19.5±3.5)mL/s。术后均随访6~12个月,超声检查未见结石复发,无尿失禁及排尿不畅症状。结论经皮膀胱穿刺微造瘘钬激光碎石联合TU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损伤,恢复快,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对颈肩疼痛患者慢性炎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5月张家口市崇礼县中医院收治的颈肩疼痛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中药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B12片及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分别为(8.96±2.62)mg/dL、(68.67±8.23)ng/dL、(30.94±3.39)ng/L、(111.05±25.42)n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24.82±3.24)pg/mL]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分别为(5.03±2.74)mPa·s、(8.69±1.25)mPa·s、(2.13±0.16)mPa·s、(3.59±1.25)g/L、(40.23±4.74)%,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BI指数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89.68±7.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27±6.1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颈肩疼痛,改善了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和血液流变学,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筋骨通脉汤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刺络放血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评分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颈肩痛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筋骨通脉汤治疗,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表达谱,筛选与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microRNA.方法:选取手术、病理证实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及大于癌旁5 cm结肠组织标本各3例,抽提分离miRNA,与Agilent microRNA基因芯片杂交,并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运用microRNA特异引物对差异表达的microRNA进行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RCR)验证.结果:筛选出在结肠癌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有14个,其中12个microRNA表达水平增高,分别为miR-106b、miR-135b、miR-18a、miR-18b、miR-196b、miR-19a,miR-224、miR-335、miR-424、miR-20a*、miR-301b和miR-374a;2个microRNA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miR-378和miR-378*.miR-106b和miR-19a下游存住符合要求的靶基凶数目众多.检测了芯片中显示表达上凋的miR-18a和miR-135b在3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iR-18a和miR-135b在3例痛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上调;荧光定量RT-PCR结果与microRNA芯片的结果符合.结论:miR-106b、miR-135b、miR-18a、miR-18b、miR-196b等microRNA在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预测其下游靶基因中大部分与肿瘤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在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讨程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Argonaute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基因畸变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途径的分子改变,如微小核糖核酸(miRNA)通路中的重要通道蛋白argonaute家族.本研究利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Argonaute2(EIF2C2)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