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工流产吸宫术中,由于牵拉、扩张宫颈及吸管对宫壁的刺激而导致的下腹部疼痛和迷走神经引起的人流综合反应已引起广大妇科医师的重视。近年来国内相续报道了用安定、利多卡因、氨胺酮、丁卡因、阿托品、6542、依托咪酯等注射或局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效果。我院于1997年五月至9月采用阿托品与利多卡因合用防治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7年1~9月,选择5~12wk拟行人工流产术者100例。受术者均无人工流产禁忌症。随机分两组,两组年龄、孕次、产次及本次孕周方面经统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阴道试产结局的风险。方法:参考《头位分娩评分法》及《bishop评分法》,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简称改良评分法),绘制并与Weitein's法、Flamm法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根据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得到最佳截断点,并以此分析改良评分法分值与试产结局的关系。结果: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0.988)明显大于Weitein's法(0.577)和Flamm法(0.616),3种诊断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得到最佳截断点为18分,改良评分法评分18分的阴道分娩率(94.8%)高于评分≤18分(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93例)的评分(22.33±1.94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39例)的评分(14.35±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评分法的诊断效率较传统方法高,能较好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妊娠中、晚期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或脐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探讨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来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并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834例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血管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834例孕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46例(5.52%).通过遗传咨询筛查出具有产前诊断适应证而行产前诊断的387例中,查出染色体异常20例(5.17%);孕期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行产前诊断227例,查出染色体异常10例(4.41%);胎儿系统超声提示染色体可疑异常行产前诊断220例,查出染色体异常16例(7.27%).结论 遗传咨询、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筛查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联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手术质量,本站采取术前应用利多卡因与仕泰栓,在超声监护下取环获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庄红梅  庄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75-1676
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已婚经产妇中约60%曾患该病[1].我们应用电灼术后联合名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西欧斯)治疗宫颈糜烂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指征及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与类型,探讨产前诊断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 692例产前诊断指征、不同指征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2/6),产前胎儿超声异常标记组异常率10.4%(37/356),染色体异常儿分娩史、家族史异常率7.7%(2/26),高龄孕妇组的异常率4.6%(21/459),孕母血清唐氏筛查阳性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4.1%(29/701)。1 692例中,异常核型99例,检出率5.9%;染色体数目异常40例(40.4%);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占26.3%(26/99)。胎死宫内2例(0.12%)。结论遗传咨询、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筛查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联合产前诊断,安全有效可靠,可提高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28~34周)共88例。根据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病例组(41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的病例生后定期行头颅B超检查,生后3~7 d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且于纠正胎龄 40 周时行颅脑MRI 检查,比较两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PVL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PVL的发生率为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VH-IVH的发生率分别为27%和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可使早产儿PVL的发生率增加,而对PVH-IVH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囊填塞术联合软产道缝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31例应用水囊填塞术联合软产道缝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14例;产后24h出血量675~1 380mL,平均(966±250)mL。使用单水囊宫腔填塞12例,阴道填塞15例,双水囊填塞4例。水囊填塞操作3~5min,起效5~8 min,平均(6.3±0.65)min;起效后至明显止血12~50min,平均(15.4±6.7)min。31例均恢复良好,无全子宫切除,无合并晚期产后出血或继发软产道感染,均痊愈出院。结论水囊填塞术联合软产道缝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快,使用取材方便快捷,疗效迅速、副作用轻、费用低,还避免了子宫切除并减少输血的风险,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期待治疗,观察组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对比2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的分娩周数、延长孕周、自然分娩率、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中分娩>34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娩<34周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延长孕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的治疗中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有利于分娩结局的改善以及孕周的延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