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为了解公众对“疑似乙肝疫苗致死事件”知晓情况及对调查结果的信任状况,分析其知晓率、知晓途径以及对调查结果信任度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快速提振公众信心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人员以进单位或入户的形式,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匿名自主答卷以获取相关信息.结果 调查对象对“疑似乙肝疫苗事件”的知晓率、知晓途径和对调查结果的信任度因人口社会学特征不同而存在差异:事件知晓率基本上随调查对象居住地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有医学知识背景的调查对象的知晓率高于其他职业,工作人员的知晓率普遍高于非工作人员,农民、学生和家中待业者知晓率最低;知晓途径以电视最多,占53.53%,其次是网络,占23.56%;同意“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合格的”及“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的调查对象分别占53.80%和48.82%,不同意者分别占12.58%和20.17%,半信半疑者分别占33.62%和31.00%;同意及不同意调查结果的调查对象比例基本上随居住地级别的上升而下降,而半信半疑则相反;有医学知识背景的调查对象职业高于其他职业;预防接种人员对两项调查结果的同意率分别为59.92%和55.64%,同意“接种乙肝疫苗是合格”者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明显上升,但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同意“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者的比例又有所下降.结论 公众对调查结果的低信任度,一时之间难以改变其对接种疫苗的恐惧和担心,也必然导致接种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传染病防控成果.结合调查对象对事件知晓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卫生、媒体及相关行业人员急需在有利政策的保障下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快速提振公众信心,以便尽快减小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巩固、促进来之不易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大疫苗事件对预防接种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人员以进单位或入户的形式,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匿名自主答卷以获取相关信息.结果 对孩子接种疫苗重视度和事件前一样的占71.08%;接种疫苗时担心程度和以前一样的仅占55.02%;接种疫苗时最担心的事由重到轻依次是疫苗生产质量占72.81%,其次是接种后不良反应占11.99%,然后依次是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疫苗储存运输、出现严重结果如何寻求赔偿、接种人员接种水平;认为疫苗控制传染病成就巨大的仅占55.76%,较好的占30.48%,一般的占7.87%,不好的占1.68%,不知道的占4.01%;如果停止疫苗接种回答将出现传染病大流行的占53.91%,传染病大量发生的占14.21%,认为前两者都将发生的占19.25%,略有升高的占9.47%,没有多大变化的占3.14%;认为必须给孩子接种疫苗的仅占87.02%.结论 事件前后公众对疫苗接种重视度明显下降,担心程度明显增加,必然改变公众对预防接种控制传染病作用的认识.公众防病时对疫苗接种的低选择率必然导致接种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传染病防控成果,卫生、媒体及相关行业人员亟需在有利政策的保障下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快速提振公众信心,以便尽快减小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巩固和促进来之不易的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