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05例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结果 桡动脉穿刺成功102例,成功率97.14%,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4.9%,其中桡动脉痉挛2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前臂张力性血肿1例,前胸锁骨上局部血肿1例.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有明显优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作为心血管内科常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掌握不好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联合尿肌酐(uCr)、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早期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3例MM患者,其中合并肾脏损伤者39例(合并肾脏损伤组,CCr≤80 mL/min),未合并肾脏损伤者84例(未...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作为心血管内科常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掌握不好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托特罗定预防下尿路微创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涿州市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下尿路微创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2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4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停留置导尿后1 d。比较两组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和尿管拔除时间情况。结果术后0~24、24~48、48~72 h,治疗组膀胱痉挛次数均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24~48、48~72 h,治疗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和尿管拔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托特罗定预防下尿路微创术后膀胱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膀胱冲洗转清和尿管拔出时间,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崔国旺 《大家健康》2016,(10):172-173
目的:本文主要对心脏选择性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11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外,增加倍他乐克联合用药,待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冠心病发作时间,以此作为对照依据。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33%(22/3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两组患者通过对治疗前后冠心病发作时间和频率对比,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心脏病发作时间与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脏选择性药物中,倍他乐克配合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预防下尿路微创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下尿路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间苯三酚预防+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80例,比较两组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0~≤24、>24~≤48、>48~≤72 h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分别为(0.89±0.27)次、(1.92±0.65)次、(1.32±0.78)次;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分别为(1.26±0.49)次、(2.53±0.42)次、(2.14±0.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24、>24~≤48、>48~≤72 h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分别为(0.40±0.12)、(0.47±0.23)、(0.42±0.15) h;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内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分别为(0.78±0.25)、(0.71±0.19)、(0.61±0.2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疼痛程度分别为轻度58例(72.50%),中度22例(27.50%),无重度疼痛病人;对照组膀胱痉挛疼痛程度分别为轻度17例(21.25%),中度45例(56.25%),重度18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4例(5.00%),头晕、头痛4例(5.00%),心悸2例(2.50%),视物模糊3例(3.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5%;对照组口干10例(12.50%),头晕、头痛11例(13.75%),恶心4例(5.00%),心悸5例(6.25%),视物模糊3例(3.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的预防性使用能够明显降低下尿路微创手术病人术后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和缓解痉挛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崔国旺 《大家健康》2016,(11):63-64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05例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02例,成功率97.14%,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4.9%,其中桡动脉痉挛2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前臂张力性血肿1例,前胸锁骨上局部血肿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有明显优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