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鼠疫菌种资源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中国甲类传染病菌种资源库》,选择适当的指标,以反映中国鼠疫菌种的遗传背景。方法 使用传统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中国鼠疫菌种代表菌株的遗传特征。并对遗传特征的分布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6项指标,将中国的鼠疫菌划分成15种遗传型,每一型占据一片相对独立的而又自相延续的地理空间。分析遗传型之间的亲缘关系,并根据菌株间的差异,追溯鼠疫耶尔森菌作为一个生物种形成后的进化过程。结论 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着不同特征的鼠疫菌株,但为达到对菌株认同的目标,还需要确定更多的遗传指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鼠疫菌某些生化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表征的遗传变异与分型地位。方法 采用平皿单菌落法,实验观察我国17个生态型共336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 发现松辽平原、滇闽居民区和滇西纵谷区3个生态型部分菌株对甘油、阿胶糖、麦芽糖酵解有变异,可同时出现酵解和不酵解的单菌落,而且特性较稳定;其余14个生态型鼠疫菌单菌落酵解能力与过去资料报道一致无明显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可将中国鼠疫菌分为12个生化型。结论 我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稳定,具有一定的分型意义,滇闽居民区与滇西纵谷区生态型鼠疫菌株可能源于一个祖先。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菌脉冲场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确定四川省石渠县分离的鼠疫菌株的类型。方法:脉冲场电泳。结果:四川分离的鼠疫菌中出现3个图型。从鼠疫病人分离到的菌株与青海田鼠体分离的菌株明显不同,而与强毒的青藏高原型菌株相似;青海田鼠体分离的菌株与内蒙古布氏田鼠型菌株相似,与其他地区的菌株均不相同。结论:青海田鼠间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999年四川省石渠县发生的人间鼠疫并非由该地占优势的青海田鼠型菌株引起,可能在该疫源地之外感染。  相似文献   
4.
我国鼠疫菌的营养类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我国鼠疫菌的营养型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培养法。将鼠疫菌28℃ 17h培养物稀释成1000个/ml,分别接种于完全琼脂平碟、Lawton最小琼脂平碟和各种最小限定琼脂平碟,观察鼠疫菌对各种氨基酸的需求。结果 通过对我国10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258株鼠疫菌营养需求的研究证实,我国鼠疫菌的营养型有3类:基本营养依赖型、低营:养型和高营养型。结论 我国鼠疫菌的基本营养依赖型具有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鼠疫菌的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内蒙鼠疫自然疫源地四种鼠对三型鼠疫菌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动物对不同型菌具有不同选择能力。这种选择作用是啮齿类种的遗传特性,是宿主和病原菌相关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