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lanoid hemorrhage SAH)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临床易误诊,脑脊液细胞学(cerebrospinal fluid cytology CSFC)检查在确诊不典型SAH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分析了1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而由CSFC检查确诊的SAH,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省3个地区8市、县(石家庄市、藁城市、柳辛庄、赵县、高阳县、蠡县、阜平县、献县)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探讨正常人群HCMV的激活感染状况。8市、县共对1167人进行HCMV-pp65检测,平均年龄(55.44±9.85)岁,计算得出pp65阳性率19.88%。[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普通人群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现状,进而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毒病因学说。方法选取河北省9个地区(石家庄、保定、沧州、邢台、邯郸、廊坊、衡水、张家口、承德)的普通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包括40岁)共3153例,其中农村人群组2699例,城镇人群组454例,抽取外周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人巨细胞病毒膜磷脂蛋白抗原65(HCMV-pp65)检测。结果河北省部分普通人群中HCMV-pp65阳性率为16.24%,其在性别间无差异,在年龄及城乡分布间有统计学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农村人群高于城镇人群;农村人群组及城镇人群组HCMV-pp65阳性率分别为16.86%、12.56%,其均在性别间无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河北省普通人群中存在人巨细胞病毒的激活感染,初步统计HCMV-pp65阳性率为16.24%,HCMV-pp65阳性率在性别间无差异,而存在年龄及城乡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arrow peroxide,MPO)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激活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4例,均行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颈动脉超声、血清MPO检查,比较不同斑块类型组HCMV-PP65、血清MPO的差别,并比较PP65阳性组与阴性组中血清MPO的差别.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HCMV-PP65阳性率(56.76%)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30.30%);HCMV-PP65阳性组MPO平均含量(132.63±5.44)μg/L高于阴性组(92.55±5.39)μg/L;有斑块组MPO平均含量(112.09±9.13)μg/L高于无斑块组(87.32±8.29)μg/L,不稳定斑块组MPO平均含量(146.91±9.56)μg/L高于稳定斑块组(73.04±9.92)μg/L;PP65阳性病例中,有斑块组MPO平均含量(138.34±13.55)μg/L高于无斑块组(92.53±1.76)μg/L,不稳定斑块组MPO平均含量(170.50±11.36)μg/L高于稳定斑块组(93.32±2.67)μg/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HCMV-PP65阳性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者,HCMV激活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HCMV激活感染可促进MPO的表达,且有促使斑块不稳定的倾向,HCMV、MPO、AS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中明显升高,通过趋化因子受体途径诱发和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TOAST分型中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重要的病因之一,而动脉-动脉栓塞也是以AS为基础的,因此积极探寻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激活感染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HCMV激活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rtnerosclerosis,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激活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近年来应用抗疱疹病毒药物,尤其是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PFA)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良好效果[1]。但未见PFA对该病治疗中HCMV激活状态的干预和疗效对比分析报告。现本文通过对86例HCMV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血管内皮细胞感染则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因此,阐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毒病因学说,并可能从感染的最初环节阻断其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开始以2.5 mg/h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连用2 d;随后调整为10 mg/次,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静脉滴注3 h,连续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每次将20 m L加生理盐水入250 m L中充分稀释,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量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脑卒中自我效能问卷(SSE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结果 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