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在胎儿颈部的一种现象,缠绕1~2圈者居多,3圈及以上少见.缠绕紧者可影响脐血通过而造成胎儿缺氧甚至死亡.脐带绕颈是否成为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成为关注重点[1,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710例脐带绕颈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学男生教学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男生为何不学好妇产科学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妇产科学男生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应激试验(NST)和缩宫素激惹(OCT)试验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产前对540例的孕妇行NST+OCT试验,460例行重复NST试验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400例为对照组.产时观察羊水性状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NST+OCT组、重复NST组和对照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CT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比例为59.3%(96/162),新生儿窒息为8.6%(14/162);重复NST异常组胎儿窘迫发生比例为21.7%(93/340),新生儿窒息为2.5%(10/340),OCT阳性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高于重复NST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ST+OCT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82.1%(96/117),特异度为84.4%(357/423),符合率为83.9%(453/540);(4)重复NST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87.7%(93/106),特异度为30.2%(107/354),符合率为43.5%(2001460).结论 (1)NST和OCT胎心监护不增加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2)NST+OCT联合试验用于预测胎儿窘迫比重复NST试验更有应用价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积极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产褥期常见但易被忽视的情绪障碍,对母婴、家庭均有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P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内某些微量营养物质的浓度异常有关,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及同型半胱氨酸。深入研究微量营养物质调节情绪的作用机制和产褥期监测营养状况的应用价值,可能为PPD的预防、早期筛查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6.
近些年国内外都提出母婴同室有利于母体产后恢复。本文对母婴同室与分室产妇产后子宫复旧进行了分析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初产妇,共1353例作为母婴同室组,其中阴道分娩978例,剖宫产375例,无产科并发症或其他合并症,产妇年龄23—31岁,新生儿体重2500—4000克,出生后Apgar1分钟及5分钟评分均在8—10分产后实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盆底功能障碍者的阴道动态压力水平,探讨阴道动态压力与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笔者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盆底功能筛查者408例,设PFD组和NPFD组,依据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将PFD组进一步分成亚组,比较各组的阴道动态压力的差异及与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FD组的阴道动态压力明显低于NPFD组(P<0.05),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阴道动态压力越低,阴道动态压力与SUI和POP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0.91,rP=-0.93,P<0.01)。结论阴道动态压力与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阴道动态压力越低,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模拟教育结合PBL在八年制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7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临床见习采用医学模拟教育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临床见习带教模式,应用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核、课后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基本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病案分析、实践技能考核及总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课后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医学模拟教育结合PBL在八年制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4个月婴儿的气质特征及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抽取年龄为1~4个月的384名健康独生子女婴儿为研究对象,由父母填写小婴儿气质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①1~4个月婴儿中,男孩较女孩更易接近、反应阈更高、反应强度更小;②1~4个月婴儿气质特征与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及母亲在孕期的心情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而与家庭经济地位、居住面积等关系不明显.结论:1~4个月婴儿的某些气质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并且,1~4个月婴儿的某些气质特征与母孕期情绪状况、父母年龄等因素有关,而与家庭经济地位等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多巴胺D2受体基因/ANKK1TaqIA多态性与小婴儿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DRD2)/含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 1 Taq IA基因(ANKK1Taq IA)(rs1800497)多态性与小婴儿气质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连接酶检测(PCR-LDR)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了长沙市149 名汉族婴儿的Taq IA基因多态性;用小婴儿气质问卷(EITQ)在婴儿出生后1~4月(平均年龄2.75月)时测查其气质(母亲填写);根据TaqIA多态性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为C/C型、T/T型、C/T型。 将气质类型分为含“T” 基因型组(T/T+T/C)和不含“T”基因型组(C/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T”基因型组和不含“T”基因型组婴儿其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气质9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DRD2/ANKK1TaqIA多态性与小婴儿气质无相关关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06-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