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廓清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同时清除从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的后腹膜组织,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组)、以及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 53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了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其中有3例合并切除了受浸润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均痊愈出院。53例病人中有38例(72%)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组)、肠系膜根部(14组)发生率最高;14组淋巴结中各亚组转移率较为平均;发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63%;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不成正比,小于2cm的肿瘤已经有第二站淋巴结的转移;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8%,26.7%,17.8%。结论 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发生早、播散远和以肠系膜根部等部位为重点的特征,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能较为彻底地清除区域内淋巴结以及后腹膜组织,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蛋白糖中糖精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糖中糖精钠的测定山东省青岛市卫生防疫站(266003)唐岩,管境,张廷雨蛋白糖可用于饮料生产中,而蛋白糖中多有糖精钠存在,若不掌握蛋白糖中糖精钠的含量,可造成饮料中糖精钠超出国家标准规定。我们对蛋白糖中糖精钻进行了间苯二酚法定性分析,并对蛋白糖中...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的13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复上腹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3例,吻合口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术后978%的患者腹痛明显减轻。124例(899%)获1~9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9年,13例症状复发,复发率为94%。新发糖尿病7例,脂肪泻5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慢性胰腺炎并发症2例。结论慢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进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术后胃排空障碍(DGE)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74例PPPD术后有28例发生DGE,发生率为37.8%,平均胃减压时间为17.4天。临床表现以腹胀、呃逆、恶心呕吐为主,多数患者胃内残液量在500ml以上。术中清扫导致幽门和十二指肠近端轻度的供血障碍是发生DGE的主要原因,手术后腹内感染等并发症可加重DGE的临床表现并延缓胃蠕动的恢复。全静脉营养和肠道营养可保证DGE期间机体营养的需求,红霉素对缓解DGE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线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Midlinenon-Hodgkln’sMalignantLymphoma,MNHL)是发生在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软硬胯、咽及喉等中线部位的一种结外型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的研究证实,P53基因突变是许多人类恶性肿瘤发展中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人们发现P53基因的改变与头颈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我们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NHL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与MNHL的临床表现、细胞类型、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在材料来源材料取自1991~1997年我院收治的MNHL患者的活俭样本2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体外对巨噬细胞细胞化学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在细胞水平观察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对PAS反应、Feulgen反应、ATP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α-醋酸萘酚酯酶(ANAE)、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3.125mg/L剂量的QDs对巨噬细胞的结构没有影响,但细胞内的细胞化学及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PAS反应、Feulgen反应、AcP、ALP、ANAE和Mg2 -ATP酶表现为阳性,而SDH、LDH则为阴性.阳性结果中,Feulgen反应、ANAE、ALP和Mg2 -AT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反应、Ac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胞学水平上,QDs虽然可以使巨噬细胞内的某些酶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其结构及吞噬功能.3.125mg/L剂量的QDs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标记活细胞,对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分离方法 ,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为下一步细胞融合提供DC来源。方法 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4 + DC ,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 ,光镜、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S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C的分子表达。结果 此纯化方法所得细胞纯度可达到 80 %以上 ,形态学观察可见纯化细胞具有典型的DC特征 ,该细胞能高表达HLA DR和S 10 0分子。结论 免疫磁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典型DC ,为进一步进行DC与肿瘤的融合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胰腺癌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高通量筛查肿瘤相关基因群及研究胰腺癌分子病理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NDA表达谱芯片,对3例临床切除的胰腺癌及正常胰腺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398条,其中新基因289条,老基因109条。从老基因中筛选出有显著表达差异基因37条,其中在胰腺癌组织中上调基因20条,下调基因17条。结  相似文献   
9.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被列为重点监督检验的有害元素之一,传统的检验方法有砷斑法,灵敏度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准确可靠,但操作繁琐,灵敏度低,且吸收剂为致癌物质,大量样品分析时试剂及玻璃仪器太多极不方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灵敏度低,干扰大;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窄。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对50份海产品中砷测定,精密度好,回收率高、灵敏度高,省时简单。与DDC—Ag法比较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量子点(QDs)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小鼠巨噬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并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和5个剂量实验组,QDs终浓度为3.125、6.25、12.5、25和50μg/mL,采用MTT法观察QDs作用体外培养细胞后细胞成活情况,于酶标仪上测定OD值,并以均数进行F检验。结果量子点浓度小于6.25μg/m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子点在一定剂量内不影响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