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儿童营养性贫血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贫血与造血相关血清微量元素Fe、Cu、Zn、Pb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轻度、中度营养性贫血患儿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并与9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b与Pb含量呈负相关(r=-0.37,P﹤0.01),与Zn呈正相关(r=0.20,P﹤0.01);贫血组儿童较健康儿童血清Fe、Zn含量低(P﹤0.01),而血铅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诊治儿童营养性贫血时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检查与合理膳食搭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Trim34α对TAB2诱导的NF-κB报告基因活化的影响.结果 经鉴定成功构建Trim34α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表达的Trim34α蛋白能相互聚集形成寡聚体(Trim小体);Trim34α可显著抑制TAB2诱导的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化.结论 Trim34α可以在胞内形成寡聚体,Trim34α能显著抑制TAB2诱导的NF-κB报告基因活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im34α on the activation of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containing NF-κB promoter induced by adaptor proteins TAB2. Methods The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HeLa cells. After amplification with RT-PCR, the target sequences were cloned into 5'-Flag-pcDNA3.1 (+) vector. The recombinant vector was confirmed by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colony PCR and sequencing. It was transfected into HEK293T cells to detected Trim34α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Simultaneously, the effects of Trim34α on the NF-κB activation induced by TAB2 were determined by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Results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colony PCR and sequencing confirmed the vector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furthermore it expressed Trim34α protein in HEK293T cells. Moreover, trim34α could form high-molecular-weight oligomeric protein, and here we called it trimsome. Interestingly, dual-luciferase assay showed that Trim34α could effectively block TAB2-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Conclusion Trim34α was involved in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AB2-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and could form high-molecular-weight oligomer.  相似文献   
3.
《临床检验基础》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之一,是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实验应用型学科,它应用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标记等实验技术和显微镜、自动化分析仪等实验仪器检测就诊者血液、体液的各项指标,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目前检验专业教学以课本独立章节为主的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自然融汇衔接等问题,并且常规沿袭了“填压式”模式,明显不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人文沟通能力的培养[1],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掌握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切合点,我们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改革,使学生自发适应由在校生到实习技师角色的转变,熟悉医院临床环境及医疗活动流程,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和医学伦理道德素质,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影响评分(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impact of disease,RAID)表中评估指标制定护理方案,进行综合护理,缓解患者病情,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RAID评分表中7个影响因素方面,给予患者相应的关心、协助与指导,增近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结果:采用RAID评价指标进行针对护理后患者关节功能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根据RAID指标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心身状况明显改善,有助于护士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感受,判断病情的缓解,帮助调整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口腔扁平苔癣癌变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扁平苔癣(Orallichen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病损发生于口腔粘膜,具有一定的恶变率,WHO将其定义为癌前状态疾病,随着对OLP研究的深入,发现与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的几种因子在患者体内表达失衡。现就将近年来上述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及肾脏损害[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体内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形成并沉积于局部血管,激活补体,引起中性粒细胞及一系列细胞因子活化,导致血管受损.由于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是血管中首先受到损害的部分[2].因此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动态测定血浆中标志内皮细胞损伤的炎性介质及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浓度,来揭示HSP的致病机制,病变程度.故有必要来了解VEC的研究状况.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此病与口腔癌前病变有关[1]。尽管病变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基因研究的发展和多聚酶链技术的应用。研究显示:错配修复基因(hMSH2)、p63基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等在OLP癌变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与Th17细胞失平衡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1例A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eg细胞与Th17细胞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的含量;同时以3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患者组外周血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2.01% ± 0.57%,Foxp3 mRNA的表达量为0.65 ± 0.19;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4% ± 1.44%和1.71 ± 0.69,AD患者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2.47和9.47,P值均 < 0.01)。AD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CD4+IL-17+T细胞)比例为1.77% ± 0.55%,RORγt mRNA表达量为5.97 ± 1.45;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9% ± 0.15%和1.49 ± 0.57,AD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4.82和17.78,P值均< 0.01。AD患者组Treg/Th17细胞比值(1.26 ± 0.61)较健康对照组(14.53 ± 5.77)明显降低(t = 14.11,P < 0.01)。急性期AD患者Treg/Th17细胞比值为0.88 ± 0.04,与亚急性期(1.29 ± 0.11,t = 4.02,P < 0.01)和慢性期(2.05 ± 0.24,t = 4.83,P < 0.01)AD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患者亚急性期与慢性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 2.89,P < 0.05)。AD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 < 0.01),而TGF-β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6,P > 0.05)。中、重度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 = -0.40,P < 0.05),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 0.42,P < 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比例、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相应细胞因子含量发生变化,Treg/Th17细胞失平衡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细胞纤维结合蛋白(c-Fn)水平变化,以探讨血浆HGF和c-Fn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对32例HSP(其中12例合并肾脏损害)急性期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HGF、c-Fn水平测定;另选2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儿急性期HGF和c-F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5.94、7.11,P均<0.01);有肾脏功能改变患儿血浆HGF和c-Fn水平较无肾脏功能改变患儿明显升高(t分别为2.58、2.06,P均<0.05)。血浆HGF和c-Fn浓度二者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HSP患儿血浆HGF和c-Fn水平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观察病情进展、判断预后,可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血、成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分化(CD)抗原百分含量的并同,分析在进行脐血(CB)与成人外周血(PB)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的利弊。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双色荧光素单克隆抗体标记,检测CB与PB中的NK细胞分化抗原(CD3^-CD16^+CD56^+)的百分含量。结果成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分化抗原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脐血,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脐血中NK细胞的含量与成人外周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可能与两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的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