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转变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棘手。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报道1997年三月~1999年2月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SAP33例,并对本病的中医分期治法提出探讨。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本组33例均符合1992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所提出的SAP临床诊断标准,男14例,女19例;年龄27~80岁,平均4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小时~3天,平均l·7天。1.1.1化验检查血淀粉酶在179~765oU凡之间,1000ti/L以上19例,腹水淀粉酶升高26例。白细胞在14.7~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 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 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 = 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 (P = 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 = 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03)。 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3.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透析与移植登记ESRD的发病率为33.16/百万人/年[1],而近几年以10%的速度递增.腹膜透析作为治疗ESRD的有效手段,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在家庭中进行治疗等优点,目前成为国际上一体化治疗中首选的治疗方法.腹腔感染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使蛋白丢失增多,促进腹膜硬化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腹腔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占需住院治疗患者的13.5%[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Web of Science(WOS)科技文献数据库中人工智能(AI)在肾脏病学领域中相关的研究与应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WOS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8日关于AI在肾脏病学领域中应用的科技文献,获得1136篇相关研究数据,其中包括文献发表时间、期刊名称、研究机构、国别、引文和关键词信息,使用VOSviewer1.6.17软件对AI在肾脏病学中的研究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国家、研究机构和作者生成合作网络聚类图,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建立共聚类图谱。结果:经过排除及筛选,共检索获得AI在肾脏病学领域中应用的科技文献1 136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意大利、韩国和日本,发文量较多的国家间形成4个合作团体。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Endourology》(《内泌尿学杂志》),美国的KaoukJH作者参与发文数量最多;参与10篇及以上的57名作者之间形成8个合作团体。参与合作机构数量>8个的18个研究机构形成了5个合作团体,其中机构中心性最高的是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患者蛋白摄入与血浆前白蛋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紫娟  李莉  李学旺 《现代护理》2006,12(11):989-991
目的了解我国腹膜透析患者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与前白蛋白水平的关系,寻找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长期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检测反映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血红素以及血浆前白蛋白,并进行透析充分性评价。对这些患者同时进行1周食谱调查,根据食物成份表计算每日平均蛋白摄入量。对患者膳食结构、蛋白摄入及其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每日蛋白摄入量为(0.78±0.24)g/(kg.d),低于推荐摄入量;77%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与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43,(P<0.05)。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摄入量,与透析充分性亦相关。结论我国腹膜透析患者蛋白摄入远远低于推荐值,蛋白摄入不足是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在护理中应加强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知识的培训,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尤其是进一步提高动物蛋白摄入,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例因腹膜透析引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rnicke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WE)是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常见于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妊娠剧吐和静脉高营养等人群[2],也见于尿毒症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9.
两种腹膜透析管在腹膜透析时的技术生存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