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改善颅内出血早产儿的预后,结合神经节苷酯(GMI)治疗进行早期干预(综合干预)的研究。方法:将162例颅内出血早产儿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80例)和常规干预组(82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常规育儿组80例),所有早产儿从出院开始,接受智能早期干预,干预组的围产期情况相似。结果:纠正年龄1岁半、2岁时综合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常规干预组平均高6分(P<0.05),无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地促进颅内出血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巨大新鲜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皮肤撕脱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巨大创面27例。结果 经负压引流1周,伤口均无感染,肉芽新鲜,给予Ⅱ期缝合或植皮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皮肤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疗法治疗,对比2组PSQI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PSQI评分为(3.51±1.42)分,对照组为(9.25±2.73)分,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相对较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16,P=0.020 8)。对照组接受治疗后仍有16.67%的患者出现重度睡眠障碍,而观察组无重度睡眠障碍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2例(7.69%),对照组重度缺损9例(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同样适用,患者PSQI评分低,睡眠质量较好,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失眠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人群分布特点、误诊误治原因及费用情况。方法从354例异位妊娠诊治过程中分析:(1)常住暂住流动人员及已婚和未婚患者患该病的发生率和构成比;(2)个体及非法诊所和两家公立医院就诊该病的误诊率;(3)误诊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4)个体及非法诊所首诊与公立医院首诊产生住院费用比较;(5)患者有无失血性休克就诊住院费用比较。结果(1)354例异位妊娠中暂住流动人口268例.常住人口86例(P〈0.05);已婚妇女273例,未婚女性81例(P〈0.05)。(2)个体及非法诊所首诊176例,误诊率14%;公立医院误诊率3.4%,个体与非法诊所误诊率明显高于公立医院(P〈0.05)。(3)个体及非法诊所首诊费用均高于公立医院(P〈0.01)。(4)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平均费用明显高于无失血性休克者。结论(1)暂住、流动人口及已婚患者异位妊娠构成比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及未婚者。(2)个体及非法诊所误诊率明显高于公立医院。(3)在个体非法诊所首诊所产生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公立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音乐电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就诊的167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A组,n=50)、磁疗训练组(B组,n=57)及音乐电针训练组(C组,n=60)三组。记录三组PSQI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C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2A、B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及B、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脑中卒后睡眠障碍患者失眠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早期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4-06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脱水、神经营养、抗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血液循环,在此过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分析能力和记忆训练等方法;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WAIS-RC评价。结果观察组WAIS-RS评分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次各部分评分同第2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认知功能,在加快患者康复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组形式注意品质四维度训练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为采用小组注意品质训练改善ADHD儿童的注意功能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方法 以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儿童康复科门诊收治的64例4~6岁学龄前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行为、感统及社交训练,实验组采用常规训练结合小组注意训练,实验前后使用NJ22B儿童注意力测试仪对儿童进行注意品质评估测试,采用SNAP-Ⅳ对儿童注意缺陷和多动进行评估,全面评价学龄前ADHD儿童在训练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NAP-Ⅳ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注意稳定性、广度、转移、分配注意品质总分各项目分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NAP-Ⅳ注意力不集中(t=8.487)、多动(t=8.558)和注意稳定性(Z=4.784)、广度(Z=4.560)、转移(Z=3.087)、分配(Z=3.536)注意品质总分(Z=4.918)各项目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SNAP-Ⅳ多动/冲动(t=2.9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