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脑卒中后6个月是否合并抑郁,分为PSD组221例、非PSD组339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D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各血清指标预测PSD发生的临床价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SD组血清总胆固醇、血肌酐、尿酸(uric acid,UA)、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2、IL-6、IL-17、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均高于非PSD组(P<0.05),TNF-α、SAA水平,通过血常规检测计算 NLR、PLR低于非PSD组(P<0.05),2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OR=1.48,95%CI:1.06~1.97,P=0.026)、IL-17(OR=1.26,95%CI:1.03~1.56,P=0.038)、NLR(OR=2.45,95%CI:1.52~4.89,P<0.001)、SAA(OR=1.87,95%CI:1.22~2.65,P<0.001)、UA(OR=2.68,95%CI:1.72~5.68,P<0.001)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UA、NLR、SAA、IL-6、IL-17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个月发生PSD的AUC分别为0.838、0.826、0.759、0.732、0.569。 结论血清IL-6、IL-17、SAA、NLR、UA水平增高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可预测PSD发生风险,且UA、NLR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白木香离体根培养体系。方法:考察生长素处理、MS培养基浓度以及初始接种量等因素对白木香离体根培养的影响;用GC-MS技术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白木香离体根的色酮类物质成分。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IBA 1.5 mg/L诱导7 d可生成大量生长良好的侧根;MS培养基减量浓度(1/4、1/2、3/4MS)有利于侧根诱导,正常浓度MS有利于侧根生长;每瓶接种15条根为最佳初始接种量。白木香离体根经IBA诱导6 d后开始形成侧根原基,撤去激素后侧根原基迅速增多,18 d后再无新原基生成,最终主根段上可稳定形成12~15条侧根。GC-MS检测结果表明,白木香离体根经过10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不同时间可产生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且产生色酮类物质的种类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白木香离体根培养技术体系,为深入探讨色酮类有效物质的次生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 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维吾尔族患者31例,年龄21~59岁,性别不限,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0 μg/ml,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第1例患者效应室靶浓度为0.8 ng/ml,待效应室靶浓度与血浆靶浓度达平衡后行气管插管,发生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的比值为1.1.发生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标准:收缩压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15%和(或)心率>90次/min且持续时间>15s.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46(0.43~0.49)ng/ml.结论 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0.46 n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白木香离体根培养体系。方法:考察生长素处理、MS培养基浓度以及初始接种量等因素对白木香离体根培养的影响;用GC-MS技术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白木香离体根的色酮类物质成分。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IBA1.5mg/L诱导7d可生成大量生长良好的侧根;MS培养基减量浓度(1/4、1/2、3/4MS)有利于侧根诱导,正常浓度MS有利于侧根生长;每瓶接种15条根为最佳初始接种量。白木香离体根经IBA诱导6d后开始形成侧根原基,撤去激素后侧根原基迅速增多,18d后再无新原基生成,最终主根段上可稳定形成12~15条侧根。GC-MS检测结果表明,白木香离体根经过10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不同时间可产生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且产生色酮类物质的种类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白木香离体根培养技术体系,为深入探讨色酮类有效物质的次生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复合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B超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镇痛,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吗啡酮静脉镇痛,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5.0%、2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复合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大于70%,对骨组织进行脱钙处理是一大技术难点。探索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更适合对骨组织进行脱钙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分析改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脱钙法及酸脱钙法对骨转移组织进行处理后,骨组织形态、结构的差异;比较两组原发灶与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一致性;分析两组骨转移组织ER、PR、Ki-67的阳性率;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ER、PR阳性和阴性的生存差异。结果:11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91.4%为溶骨性骨转移,80.1%骨转移的数量为4~20,81.9%发生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RE)。41例为改良EDTA脱钙,75例为酸脱钙,两组骨组织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改良EDTA脱钙组ER一致性为95.1%,明显高于酸脱钙组(69.3%)(P<0.05);改良EDTA脱钙组骨组织ER的阳性率为90.2%,明显高于酸脱钙组(73.3%)(P<0.05);改良EDTA组PR的阳性率(58.5%)明显高于酸脱钙组(36.0%)(P<0.05),Ki-67增殖指数明显高于酸脱钙组(P<0.05);骨转移组织ER + 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1.09±4.26)个月,明显优于ER - 患者[(25.81±5.71)个月](P<0.0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多为多发溶骨性,且SRE发生率高。改良EDTA脱钙法优于酸脱钙法,更适于对骨组织进行脱钙和免疫组织化学制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 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阿司匹林lOOmg/晚,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晚,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斑块的类型.结果 (1)研究组6个月、12个月血清TC、TG、LDIJ-C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HDL-C治疗12个月后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1℃、TG、LDL-C均比治疗前稍增高,血清HDL-C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增大(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颈动脉斑块类型前后未见显著变化,但研究组具有稳定斑块的趋势.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确切,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抗动脉硬化、降糖降血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抗血小板凝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水平、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75.5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能力、神经功能、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