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与单独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11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 Manage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样本总量1258例,其中HP+HD组624例,单独HP组6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P+HD组较单独HP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OR=3.12,95%CI为[2.24,4.36],P<0.000 01),病死率更低(OR=0.47,95%CI为[0.32,0.69],P=0.000 1),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MD=-3.35,95%CI为[-4.52,-2.18],P<0.000 01)、血肌酐(SMD=-3.88,95%CI为[-5.22,-2.53],P<0.000 01)均更低。结论 HP+HD较单独HP治疗急性PQ中毒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及PQ致肝肾功能的损害,但在改善氧合水平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二者优劣。  相似文献   
2.
背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上已被证实有一定意义,但目前探讨NLR、PLR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及并发肝损伤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NLR、PLR与BAP病情程度及并发急性肝损伤(ALI)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2例BAP患者,按照亚特兰大分类将患者分为轻症(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98)、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4);根据肝功能是否损伤分为ALI组(n=92)与无ALI组(n=50),其中ALI组再分为肝细胞型肝损伤亚组(n=1)、胆管细胞型肝损伤亚组(n=16)和混合型肝损伤亚组(n=75)。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LR、PLR对BAP严重程度及并发ALI的预测价值。 结果 MAP/MSAP组NLR、PLR均低于SAP组(P<0.05)。ALI组NLR、PLR均高于无ALI组(P<0.05)。胆管细胞型肝损伤亚组、混合型肝损伤亚组NLR、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667、0.809;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AL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67、0.806;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胆管细胞型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742、0.861;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混合型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70、0.79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是SAP的危险因素〔OR=1.184,95%CI(1.102,1.271),P<0.001〕;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ALI的危险因素〔OR=1.140,95%CI(1.050,1.238),P=0.002;OR=1.007,95%CI(1.001,1.013),P=0.023〕;NLR升高是BAP发生胆管细胞型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1.184,95%CI(1.054,1.331),P=0.004〕;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混合型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1.120,95%CI(1.120,1.221),P=0.011;OR=1.007,95%CI(1.001,1.013),P=0.034〕。 结论 NLR升高是SAP的危险因素,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ALI的危险因素,且NLR的预测价值优于PLR,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烦躁是全麻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其相关因素很多〔1〕,包括镇痛不全、管道刺激、术前脑功能障碍、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全、药物作用等〔2,3〕。心理预刺激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4,5〕,但利用心理预刺激预防全麻术后烦躁的研究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研究未见报道。本文观察将心理预刺激应用于老年患者预防全麻手术后烦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液体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液体应用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20例可能需输血手术病人随机均分成四组,对照组(D组)不进行血液稀释,乳酸林格氏液组(L组)、缩合葡萄糖盐液组(S组)、聚明胶肽组(J组)实施ANH,设计理想HCT为30%,经桡动脉放血,术中据具体情况予以输入自体放出血或异体血等,围术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输血量,监测放血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ACT值等,术前、术后1 d、7 d查肾功能(BuN、Cr)、血Β2-微球蛋白,收集尿液监测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尿Β2-微球蛋白及进行尿沉淀检查,记录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组均输异体血450±23 mL,L组、S组有4例、3例输异体血200 mL;L组放血后5 min、15 minS组放血后30 min MAP、Cvp较放血前明显下降,HR则明显上升,具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实施ANH病人放血前、后凝血功能均正常,ACT值无明显差异;BuN、Cr、血Β2-微球蛋白术后1 d D组、L组、S组J、组分别有3、1、5、4例较术前异常升高,术后7 d恢复正常,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血后30 minS组尿量明显多于其它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及尿Β2-微球蛋白各组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尿沉淀检查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三种液体作为扩容剂应用于ANH对肾脏功能影响小,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聚明胶肽效果更优,临床应用上具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病人白控镇痛(PCEA)的效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S、F两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模式为负荷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S组镇痛药为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F组镇痛药为0.25%罗哌卡因+芬太尼(5μg/mL)。观察并记录术后3、6、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BCS舒适评分及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相同时段VAS/BCS评分基本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眯唑安定0.1 mg·kg 1(Ⅰ组)、0.075 mg·kg 1(Ⅱ组)、0.05 mg·kg'(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眯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I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 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B、C 3组经表面麻醉后,A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mg.kg-1,B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mg.kg-1+芬太尼1μg.kg-1,A、B 2组必要时分次追加依托咪酯0.1mg.kg-1,C组仅用表面麻醉。监测2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各组镇静评分,插管顺利与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MAP、HR在入声门和镜检中均较术前升高,但C组升高较A、B组明显(P〈0.05);C组患者SpO2在镜检中较A、B组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在镜检前、诱导后、镜检后MAP、HR、SpO2与B组比较无差异;B组患者在入声门及镜检中MAP、HR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插管顺利率较A、B组低,插管困难率及插管失败率较A、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用于COPD老年患者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择期行上腹部和胸腔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GEA组和单纯全麻(GA)组,术后分别采用硬膜外和静脉镇痛,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VRS评分)和术后呼吸系统事件,测定手术次日晨FVC、FEV_1/FC%、FEF_(25%~75%)。结果:术后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GEA组较GA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镇痛GEA组明显优于GA组(P<0.05),呼吸系统事件的发生率GA组高于GEA组,手术次日晨测定FVC、FEV_1/FC%、FEF_(25%~75%)值GEA组与GA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GEA组肺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GA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缩短苏醒时间和提高苏醒质量,术后镇痛完善,利于术后恢复,用于合并有COPD老年患者的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实验组),硬膜外常规穿刺成功后,D组向头端置管,S组再通过硬膜外针置腰穿针,回抽见脑脊液注入腰麻药后拔出腰穿针,再通过硬膜外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管,转平卧位15 min后摆手术体位等,术毕接自控硬膜外镇痛泵。记录注药前、后多时段生命体征情况,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麻醉平面,术后病人头痛情况及对术中镇痛的满意度,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起效时间S组明显快于D组(P<0.05),平面固定时间、麻醉平面上限及术后头痛两组无差异;对术中镇痛的满意度S组98%高于D组85%;术后镇痛用药量S组在术后9、12、24 h均少于D组,镇痛效果满意。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中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 +芬太尼 +阿曲库胺用于脊柱手术时氟马西尼唤醒试验。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择期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1)A组 :30例 ;(2 )B组 :30例。两组采用诱导麻醉后 ,A组采用微泵静脉持续输注咪唑安定 +芬太尼 +阿曲库胺 ,唤醒前 10min停用 ,等肌松恢复后给予氟马西尼拮抗 ,从而唤醒病人 ;B组采用持续吸入氨氟醚 +微泵静脉持续输注阿曲库胺 ,唤醒前 10min停用氨氟醚及肌松药 ,加大氧流量促使氨氟醚排出 ,直到病人清醒。分别监测诱导前、唤醒前 10min、唤醒前 5min、唤醒时、加深麻醉时及手术结束时 6个时段点的MAP、HR、SpO2 及R变化 ;并观察两组病人唤醒时间、术中知晓、唤醒期间术中躁动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 A组唤醒时间低于B组 ,A组术中知晓明显低于B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唤醒期间术中躁动A组明显低于B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拔管时间A组明显低于B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病人唤醒前 5min及唤醒时两个时点HRB组明显快于A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唤醒时点MAP变化B组明显高于A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咪唑安定 +芬太尼 +阿曲库胺用于脊柱手术时氟马西尼唤醒试验可控性强 ,重复性好 ,唤醒迅速 ,并可降低术中知晓及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