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综合干预是否可以降低糖代谢异常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 随机抽取南宁市某社区的1 053人,将其中患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283名患者做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再将强化干预组人员按照所患疾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减退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也按是否患有糖尿病、糖耐量减退分为2组,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登记患者所发生的CVD、急性脑卒中事件和死亡事件.综合干预3年后研究比较各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1)干预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4.9%)比对照组(11.9%)下降显著(X2=4.47,P<0.05);(2)糖尿病干预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7%)比糖尿病对照组(21.7%)下降明显(X2=3.93,P<0.05);(3)糖尿病对照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1.7%)比糖耐量减退对照组(7.3%)明显升高(X2=6.15,P<0.01);(4)糖尿病干预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7%)比糖耐量减退干预组(3.4%)升高,差异不显著(X2=1.29,P>0.05);(5)糖耐量减退干预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4%)较糖耐量减退对照组(7.3%)下降不显著(x2=1.38,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代谢异常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降压对老年高血压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高血压不同病理状态下HRV变化的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患者各33例为观察对象;同期健康老年人自愿者(健康对照组)27例,测定降压治疗前后不同血压水平下心率变异性参数的变化。结果降压治疗前高血压并脑梗组和高血压组心率变异性的各时域指标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小,其中高血压并脑梗组较高血压组减小更明显,但2组比较仅SDNNI和RM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治疗后无论高血压组或高血压并脑梗组各时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第2次降压较第1次降压后各组各时域指标增高更明显。第1次降压后和降压前比较,各时域指标仅高血压组SDANNI和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降压后和降压前比较,高血压组SDNN、SDANNI和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并脑梗组SDNN和PNN50亦有显著差异;第2次降压后与第1次降压后比较,仅SDNN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合理降压治疗可部分提高不同病理阶段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79例AD患者(AD组)、85例VD患者(VD组)及156名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ApoE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AD组分别为25.3%及17.7%,VD组分别为25.9%及2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9%及5.7%;AD组及VD组ApoE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 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AD和VD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对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的研究。方法选择78例S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安慰剂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及6周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事件相关电位(ERP)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MSE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P300中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3波幅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要优于对照组,P300中N2,P3潜伏期要短于对照组,P3波幅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能明显改善SBI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效果要优于单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永福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1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和168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04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并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1)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最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最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2)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ε3/ε3(82.4%;75.0%)基因型和ε3等位基因(90.44%;85.17%)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5,P<0.01)。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永福县长寿现象有关联。ApoEε3等位基因与永福长寿有关联,ApoEε3/ε3纯合子是最主要的永福长寿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地区是世界第五长寿之乡.这里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长寿老年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遗传背景,为人类长寿遗传和老年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既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巴马长寿者总体健康状况良好,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1].为了解长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我们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世居巴马地区的长寿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垂体腺瘤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3例垂体腺瘤(侵袭组45例,非侵袭组18例)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检测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同时计数组织内微血管数量(MVD)。结果PTTG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也显著性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分析显示: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内PCNA标记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在垂体腺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增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地区是世界第五长寿之乡.这里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长寿老年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遗传背景,为人类长寿遗传和老年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既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巴马长寿者总体健康状况良好,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1].为了解长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我们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世居巴马地区的长寿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78例SBI患者(DBI组)和78例性别、年龄及所伴有的慢性病相匹配的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验、画钟测验(CDT)、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SBI患者的年龄、病灶数、抑郁程度、血压,血糖及血脂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SBI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其MMSE、CD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BI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其认知功能下降与SBI患者年龄、脑梗死病灶数及是否伴有抑郁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葛社区65岁以上老年体检者(331例),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组(155例)和正常组(176例),并对窦性心动过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行性别分层,分别分析影响男性和女性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包括331例参与者,其中男性121例(36.6%),女性210例(63.4%),中位年龄71.4(68.0,75.9)岁;窦性心动过缓组男性80例(51.6%),女性75例(48.4%),正常组中男性41例(23.3%),女性135例(76.7%),男性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P=0.018)、血清谷草转氨酶(AST)(P=0.018)、血清肌酐(Cr)(P=0.003)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层后,男性ALT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女性AST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多发于男性,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