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大鼠直肠壁的黏膜固有层深部可见毛细淋巴管,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结论直肠壁各层内均有毛细淋巴管,除黏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制,观察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大鼠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癌组织的癌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对VEGF-C和Flt-4的表达。结果VEGF-C和Flt-4在癌细胞的胞浆均可见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上仅见到Flt-4的阳性表达。结论①Flt-4与VEGF-C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正相关,可能与肿瘤的浸润有关。②推测VEGF-C可能通过其受体Flt-4诱导胃癌组织淋巴管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旋柠烯乳剂(D-limonene)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小鼠S180癌性腹水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预防组建模当天开始给药;治疗组移植后第5天开始给药;对照组不给药。每3d测量肿瘤大小,20d后取材,观察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较大,与皮肤及深部组织发生粘连,7只发现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治疗组和预防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缓慢,体积小,且瘤体较规则,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结论右旋柠烯有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胃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VEGF-C和Fit-4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胃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和淋巴管VEGF-C和Fit-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胃癌的癌细胞中均见到VEGF-C和Fit-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见到Fit-4阳性表达;进展期胃癌两种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高于早期癌。结论:癌细胞VEGF-C和Fit-4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淋巴管上Fit-4的表达也与胃癌的进展呈正相关。推测VEGF-C可能通过其受体Fit-4诱导胃癌组织淋巴管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洋参总皂苷(PQS)对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FAS 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拟缺血模型2h,再恢复正常培养24h;RT-PCR及原位杂交检测PQS处理后FAS mRNA水平。结果 PQS能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Fas的表达。结论实验表明PQS能抑制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FAS凋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中国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9月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促进生殖健康”作为政府和全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人工流产作为评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右旋柠烯乳剂(D-limonene)对移植瘤的生长及其肿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30只,用S180小鼠癌性腹水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预防组建模的当天开始给药;治疗组移植后第5天开始给药;对照组不给药,其间每3d测量肿瘤大小。20d后处死取材。观察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较大,与皮肤及深部组织发生粘连,部分肿瘤侵及颈部、腋下。治疗组和预防组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缓慢,体积小,且瘤体较规则。结论异种肿瘤移植成功率高;治疗组和和预防组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缓慢,体积小,向周边浸润减少。推测右旋柠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家庭中家庭暴力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反家庭暴力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4~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87对河南省登封市农村患不孕症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夫妇中过去一年家庭暴力粗发生率为10.48%,其中40.28%是重型暴力,48.61%是躯体暴力。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频率高于没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而且有家庭暴力的家庭更倾向于不要小孩。家庭暴力的发生与低文化程度、抱养小孩、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相关的知识水平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中较低,态度更消极。结论:登封市农村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重型暴力的构成比也很高,且对家庭暴力和不孕症的相关知识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消极态度。家庭暴力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小孩(抱养小孩)、家庭关系及保守观念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采用意向性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部分男伴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妇女男伴的年龄为25.22±3.79岁,流动人口占55.2%。本次意外妊娠未使用避孕措施组中男性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为58.1%,高于避孕失败组中的50.8%(x2=5.243,P<0.05)。男女文化程度有差异的人群,其女伴避孕知识得分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占33.1%(x2=40.959,P<0.01)。结论: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低文化程度、流动人口、以及男女双方在文化程度、户籍上存在差异的人群,女性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正确知识的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0.
人工流产女青年性行为和避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人工流产女青年的性行为和避孕现状,探讨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对北京市1 008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在1980年8月1日之后出生的女青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研究对象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70±1.95)岁,54%的人在20岁之前就开始了性生活;首次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1.96±1.81)岁,首次流产在20岁之前的占17.0%;将近25%的人曾与2名及以上的男性发生过性关系;人流女青年本次怀孕的原因,60.2%是因为没有避孕,39.7%由于避孕失败;没有避孕的主要原因是"在没有准备好避孕药具的情况下同房"(41.5%)和"知道避孕方法但不想用"(39.7%);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全安期和体外射精(39.0%)、避孕套(32.7%)和紧急避孕(18.5%);过去3个月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75.5%)、全安期和体外射精(11.0%)、紧急避孕(8.2%);在避孕套使用者中,只有9.3%能坚持每次同房都用;77.2%的人认为口服避孕药对身体不好;32.4%的研究对象有重复流产。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未婚同居、首次性生活和首次流产的年龄小、多性伴和不能坚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开始早、多性伴比例高、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或使用低效的避孕方法是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且重复流产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流动人口在人流女青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应当对未婚人群和流动人口女青年进行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代科学的避孕药具使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