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在丘陵山区果园内灭螺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宜兴市山丘地区2处有螺果园为试验现场,采用灭螺机喷洒的方法,实验组用SCN按2.0g/m2、对照组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按4.0g/m2喷洒灭螺,比较两组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以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用SCN喷洒4次,灭螺后30d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为100.0%,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费用均为56.00元,分别优于对照组WPN的99.00%、92.25%和92.93元、99.73元。[结论]用SCN山区灭螺,操作方便,成本低,灭螺效果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变电所墙外残存钉螺复燃情况,探索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螺点钉螺,确定活螺密度和有螺面积,灭螺方法分别为五氯酚钠药物浸杀、氯硝柳胺药物浸杀以及氯硝柳胺药物喷洒和沟渠硬化工程灭螺。结果第1次复燃距1974年为26年,第2次复燃距2000年为1年,第3次复燃距2001年为6年,今后是否复燃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结论不同的灭螺措施对钉螺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大规模的筑圩药浸灭螺可快速有效压缩钉螺面积;但对特殊环境下的残存钉螺还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常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监测巩固工作,是整个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朱荫昌等研制开发的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为血吸虫病监测查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2003年7—9月,本市在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中应用该方法以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选择山丘型螺点的山坡涧滩为试验现场,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粉剂喷撒、土地翻耕、“包饺子”、常规喷洒等方法灭螺。154d后观察粉剂加翻耕组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最高,分别为88.50%和72.76%,其余各组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包饺子”组、常规喷洒组、单纯粉剂组和单纯翻耕组。表明粉剂加翻耕灭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次调查江苏省南部3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为3.36%,有必要加强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城市化背景下残存钉螺复燃因素及对策。[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集太湖平原及无锡市血吸虫病相关资料及观察有关现场进行分析。[结果]1981年调查无锡市锡澄运河东侧12个乡(镇)血吸虫病流行村血吸虫病患病率,Ⅰ线为7.09%,Ⅱ线为3.93%,Ⅲ线为17.39%,Ⅳ线为36.46%,提示血吸虫病患病率,下游>上游,低洼处>高亢处。2010年调查无锡市东郊3个乡、12个村中,距离市中心6.5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彻底改变,已不具备钉螺孳生条件(Ⅰ类环境);距离市中心12.5 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中Ⅰ类环境占43.97%,未进行改造或改造后又恢复为原始状态(Ⅳ类环境)占36.71%;距离市中心17.05 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中,钉螺孳生条件未能消除,有可能残留钉螺(Ⅲ类环境)占78.83%。实验观察结果,水样中溶氧量内滩池高于闾江河,总硬度、硫酸盐、氨氮和氯化物内滩池低于闾江河(P<0.01或<0.05);土样的有机质与镁离子含量,均为闾江河低于内滩池(P<0.05或<0.01);钉螺100 d存活率为67.00%,其中A箱、B箱、C箱、D箱分别为59.67%、62.00%、68.33%、78.00%(P<0.01)。[结论]太湖平原城市化背景下残存钉螺复燃与水系的变化及水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锡市农村畜产品交易市场职业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其生活及工作行为习惯.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无锡市各大畜产品交易市场及奶牛场内的199名职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防治知识知晓总知晓率为27.4%,不同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对知晓率有影响(P值均<0.01));有不戴乳胶手套习惯的占...  相似文献   
8.
无锡市1996年下半年起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另外1995年~1997年连续3年对学生加服碘油丸,为评价加碘干预措施的效果,我们分别在1995年、1997年和2001年进行了3次碘缺乏病动态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在丘陵山区果园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宜兴市丘陵山区2处有螺果园为试验现场,采用药物加水稀释后用灭螺机喷洒灭螺,实验组:SCN2.0g/m2,对照组: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WPN)4.0g/m2。结果实验组灭螺后3、7、15天,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74%、85.52%、87.81%,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6.80%、90.56%、94.07%。对照组灭螺后3、7、15天,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63%、70.05%、71.48%,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77.63%、77.95%、81.26%。实验组3、7、15d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2χ3d=7.93,2χ7d=8.66,2χ15d=7.15,P均<0.01)。结论25%氯硝柳胺悬浮剂灭螺效果好、使用方便、保存期长、利用率高,值得在丘陵山区灭螺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丘陵山区杀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丘陵山区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江苏宜兴丘陵山区2处有螺环境为试验现场,分别采用手工撒粉法和动力喷粉法施药,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用量为50 g/m2.结果手工撒粉现场先行割草清障处理,施药后7、15、3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35%、90.96%和95.52%;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72.66%、94.53%和98.44%.动力喷粉现场不作割草处理,喷粉后3、7、15 d,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73%、96.22%、99.29%;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4.90%、98.10%、99.58%.喷粉法灭螺效果明显优于手工撒粉,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 d=12.08,χ215 d=7.89,P均<0.01).结论在丘陵山区水源缺乏、环境复杂,使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撒粉灭螺和喷粉灭螺均获良好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