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河南省农村环境卫生适宜技术之一——双瓮漏斗式厕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阐述了河南省农村改厕工作的一项适宜技术,即双瓮漏斗厕所的构造、原理、造价、粪液特性参数及其卫生经济效益,是卫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成功之举。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繁锁的劳动,又控制了院内感染。我院为传染病专科医院,所用医疗物品绝大部分为一次性器具,包括各种型号针头、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导尿管、穿刺留置针、手套、棉签、胃肠减压瓶、各种引流袋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我院使用一次性器具已有回10年的经历,在近1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对一次性传染器具的处理方法与综合医院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何辉  钱潜  董灵  卓超  章笑安 《新中医》2023,55(18):98-101
目的:观察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风热型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 例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60 例。2 组均予退热等常规对症措施干预,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 鱼腥草合剂口服治疗。2 组均观察治疗7 d,治疗期间若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停药。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炎性因 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观察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 间、精神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精神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2 组CRP、 TNF-α、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RP、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复合鱼腥草合剂 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 缩短病程,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1998~2001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MIC,并用头孢他定/头孢他定 克拉维酸(2001年新增: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E试验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有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定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3%,23%和26.8%,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筛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菌29株,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7.3%。4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ll%~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细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5.
E试验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我院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四年来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E试验酶试条检阅细菌产ESBL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5%、23%和26.8%;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之间。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筛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产生菌27株,检出率分别为40.9%和27.3%。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株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但2001年分离菌耐药率有所增加。四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11%—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 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抗菌药物(尤其是加酶抑制剂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6.
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定26株临床分离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索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9种抗菌药物对26株临床分离的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产酶株与非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产酶株所产肛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结果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多西环素对26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强抗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96.2%、96.2%、92.3%、84.6%,SMZ/TMP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抑菌率分别为65.4%和50%,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敏感性较差,耐药率在80%以上;产酶株与非产酶株药敏结果比较,产酶株对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非产酶株高,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不大。酶稳定性试验显示,有4株产酶菌产碳青霉烯水解酶,酶抑制试验表明,克拉维酸对这4株菌所产酶无抑酶保护效应,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EDTA对4株菌所产酶有抑制作用,且酶活性能被ZnCl2复活。结论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院内感染株有较强的抗菌活性;4株产酶菌所产碳青霉烯水解酶可能为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7.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浙贝母中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浙贝母中的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方法:采用氯仿-无水乙醇-0.2mo1.L-1盐酸(4:3:2)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800r.min-1,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1.结果:一次进样分离得到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经高效液相(HPLC)分析纯度,经MS,1HNMR鉴定结构.结论:利用本实验条件可从浙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两者纯度分别达到:97.5%,94.5%.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骨关节感染的临床实践在不断更新,但由于骨关节感染治疗失败率及复发率高,使得临床医生仍然对治疗策略感到困惑[1]。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对骨关节相关感染的诊治作一述评。不同国家都先后制定了骨关节感染诊治指南,基本原则大同小异,但不同的指南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2014年韩国化疗协会、韩国感染病协会及韩国骨科医师协会联合出台了关于骨髓炎和化脓性骨关节炎的诊治流程,尤其对抗感染经验性治疗和选择性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作了详细的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人源ZAK-β基因定向克隆入MSCV-IRES-GFP质粒,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ZAK-β.方法 以肺癌A549细胞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得到ZAK-β特异性基因产物,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中,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ZAK-β,测序验证.结果 扩增了ZAK-β基因,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中,测序结果与预测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ZAK-β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AK蛋白激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