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6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700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460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1311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4053篇
内科学   1993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434篇
特种医学   10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8篇
外科学   2254篇
综合类   7710篇
预防医学   2636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2881篇
  32篇
中国医学   2622篇
肿瘤学   74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388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323篇
  2011年   1423篇
  2010年   1450篇
  2009年   1385篇
  2008年   1321篇
  2007年   1422篇
  2006年   1380篇
  2005年   1488篇
  2004年   1239篇
  2003年   1038篇
  2002年   813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752篇
  1999年   735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551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302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103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归脾丸加减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归脾丸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凝血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完成治疗后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IL-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sIL-2R则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8+、sIL-2R显著低于于对照组,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促排卵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月经周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天数、神疲乏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肝功能异常、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加减能提高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抑制IL-2、sIL-2R,改善凝血功能,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整理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病案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构建数据库,再使用该软件相关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中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①共得处方147首,涉及药物179味,累计使用频次2 164次。②使用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22味,其中前10味高频药物为黄芪、丹参、山楂、葛根、枸杞子、地龙、制何首乌、川芎、石菖蒲、淫羊藿。③黄芪用量从15 g至120 g均可见,最常用剂量为30 g,常用剂量范围主要集中于30~60 g。④药物功效分类排名靠前的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等。⑤高频药组前5位为丹参-黄芪、黄芪-山楂、葛根-黄芪、葛根-丹参、丹参-山楂;关联度较高的药组有地龙-黄芪、葛根-地龙-黄芪、丹参-地龙-黄芪等。⑥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提取出核心组合12个,进而演化出潜在新方6首,如"白芍、威灵仙、桂枝、鸡血藤、白芥子""全蝎、菊花、蜈蚣、刺蒺藜"等。结论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用药以益气温阳、填精益髓、活血通络、息风化痰为主,重用黄芪,方以自拟芪仙通络方加减,体现出"气阳主用""脑髓阳生阴长"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选择某油田167名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并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异常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B超(40.1%)、血脂(28.7%)、血压(26.9%);与职业相关的项目异常率最高的为白细胞(17.4%),其异常率随工龄的变化呈U型分布,而与性别无关。提示,对放射工作人员既应加强职业病的防治知识培训,亦应注重慢性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采取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的作用。方法随机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分析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心理压力。结果实验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参照组相关指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应激训练联合协同护理应用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显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低温条件下兔左心室纵向功能的价值。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低温组A(n=10),低温组B(n=10)。先行常规心脏数据测量,然后采用组织多普勒(TDI),之后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中的获取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L、SrLs.SrL E,SrL A及分层应变技术获取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A组心内膜下心肌LS值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层心肌SL值的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A组大部分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减低(P<0.05);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L,SrL S、SrLE、SrLA均减低(P<0.01)结论:随低温时间延长,左室壁3层心肌SL值受累程度不同,心内膜应变较心外膜更加敏感,二维班点追踪技术比LVEF及TDI更早发现左室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管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包括优化发热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发热门诊、修订发热门诊工作职责与流程指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提供后勤保障、加强健康宣教与管理。 结果 接诊患者13 761例次,采集咽拭子591例次,静脉输液11 973例次,氧气吸入998例次。 结论 加强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著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著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