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分离的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2001~2003年临床分离的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1~2003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解脲脲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2001年1 386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1 003例;2002年1 015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801例;2003年908例中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691例;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3年中耐药性均<4%;交沙霉素的耐药性2003年显著上升;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性呈较高水平。结论解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定期监测解脲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致瘤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等)感染已被证实可导致生殖系统、皮肤和口腔等的恶性肿瘤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肿瘤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本文旨从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 凋亡,端粒与端粒酶,病毒逃逸分子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致瘤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致瘤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 (16 ,18等 )感染已被证实可导致生殖系统、皮肤和口腔等的恶性肿瘤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对肿瘤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本文旨从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凋亡 ,端粒与端粒酶 ,病毒逃逸分子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致瘤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摘要】 患者女,68岁,左前臂红色斑块4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4年。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左手腕部和左前臂5 cm × 10 cm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紫癜。取皮损脓液10% KOH镜检,见棕黄色分隔菌丝;脓液和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均培养出局限性、绒状、灰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不产孢,仅见暗色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肉芽肿,过碘酸雪夫染色见酵母细胞和出芽的假菌丝。分离菌株与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9%符合。诊断:M. arundin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结合温热疗法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1年无复发。 【关键词】 暗色丝孢霉病; 腔孢菌科;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 关节炎,类风湿  相似文献   
5.
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带状疱疹治愈后可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相似文献   
6.
接合菌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接合菌病(zygomycosis)由接合菌纲的致病性真菌所致。接合菌纲包括毛霉目和虫霉目。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感染称为毛霉病(mucormycosis),好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及周围组织坏死。由虫霉目真菌引起的感染称为虫霉病(entomophthoramycosis),通常引起皮下组织和皮肤黏膜的慢性感染。毛霉病和虫霉病合称接合菌病。  相似文献   
7.
赛多孢子菌病(scedosporiosis)是由赛多孢子菌属(Scedosporium spp.)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引起人类感染的赛多孢子菌主要是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 apiospermum)(有性期为波氏假性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和多育赛多孢子菌(S.prolificans).此类真菌可定植于受损的支气管肺泡,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足菌肿,也可引起其他器官的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肺炎、脑脓肿、腮腺炎、鼻窦炎、角膜炎等.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还可引起播散性感染.近年,我国关于该菌属引起系统及播散性感染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由于该菌属对于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故其治疗通常十分困难.本文拟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该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8岁,因头部多发性脓肿20d入院。于就诊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发际红斑,继之出现脓疱、糜烂和渗液,逐渐播散到整个头部,小片状脱发,未予治疗。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弥漫性红斑伴瘙痒,继之出现全身红斑,瘙痒显著。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有家养狗接触史。体检:体温3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以多种免疫异常为特征,我们检测了58例A D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探讨他们与AD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IgE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成人HSP进行随访,分析发病诱因及部份检测参数对HSP预后的影响。结果成人HSP以女性为多。发病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肾受累发生率58.16%。蛋白尿是影响HSP预后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6.098)。血沉上升(OR=41.097),发热(OR=0.021)和C3下降(OR=7.564)是肾受累的危险因素。不全缓解者大多为肾受累者。结论成人HSP肾受累多见。预后取决于肾有无受累。蛋白尿是影响成人HS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