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保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77-2178
肛门疾病术后创面长期不愈,排除术后处理不当,换药不当等人为因素外,都与微量元素(低血锌)缺乏或糖尿病或肺结核有很大关系。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站以省计生委《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为鉴定依据,于1991年12月、1992年11月对本地区173例病残儿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遗传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及先天畸形为患儿致残的主要因素,发生率分别为37.58%、20.80%、5.78%。资料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
4.
100例受试妇女在月经5天内接受长效安宫黄体酮深部肌肉注射。如超过月经第5天者,首先须确定给药前无性生活。产后哺乳妇女在分娩后6周接受注射。以后每3个月注射1次(90±7d)。结果:连续使用一年其避孕有效率达100%,续用率达8990%。其主要副反应为月经紊乱,用药早期6633%妇女出现阴道出血,连续使用一年5114%妇女出现闭经。结论:长效安宫黄体酮避孕有效率高、安全、长效,不影响哺乳,可在提供良好咨询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5.
人胰腺癌组织LYVE-1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管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的表达,为研究癌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人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LYVE-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用LYVE-1来标记淋巴管,检测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胰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LYVE-1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阳性表达,经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并且LMVD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LYVE-1可选择性的表达在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上,能明确的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由于LM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说明淋巴管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胰腺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6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保全 《陕西中医》2005,26(9):916-91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基本方(金银花、黄连、大黄、蒲公英、苦参、明矾等),保留灌肠治疗本病65例,并与美沙拉嗪保留灌肠治疗60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1.5%(P<.05),复发率分别为21.8%和62.5%(P<0.05)。提示:中药液保留灌肠使药物与病变部位接触,可收到表面抗炎、产生腐生肌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保全  刘伟光 《中原医刊》2005,32(11):36-37
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肺结核合并肛瘘病人32例,手术后采用抗痨和局部用药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肛门病术后出血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病术后出血有多种原因,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出血、继发性出血或机体其他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出血,早期诊断、分类,及时局部止血,全身治疗是抢救肛门病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现通过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经棘肋角穿刺入肾位点的自身比例叠加分析,发现从棘肋角穿刺均可刺入肾实质,穿刺深度平均为(3.78±0.75)cm。在肾脏20格定位图中,左侧入肾位点基本是在中1/5与中下的1/5的范围内,而右侧入肾位点基本是在中1/5与中上1/5的范围内。在左右方向,左侧入肾位点集中于外侧半部,而右侧入肾位点分布较分散。  相似文献   
10.
人结肠癌组织podoplanin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管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结肠癌组织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的表达,为研究癌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根据不同病变阶段的手术病人切除的结肠癌标本进行HE染色和podoplanin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odoplanin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阳性表达,同时,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podoplanin可选择性的表达在结肠癌组织淋巴管内皮上,能明确的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特有的标志物。同时,癌组织内的淋巴管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podoplanin阳性表达率增高,这说明随着肿瘤的进展,结肠癌组织中的淋巴管数量随之增加,可能与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