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消除丙型肝炎(丙肝)的普通人群HCV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明确最佳成本效果的HCV检测年龄。方法 运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以1年为周期,模拟10万名20~59岁各年龄组人群HCV检测和治疗结果,以全社会角度分析策略间比较的成本效果和效益。效果指标为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效益指标为净货币效益(NMB),以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 698元)为意愿支付阈值。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可靠性。结果 在20~59岁人群HCV检测有成本效果,在40~49岁年龄组进行HCV检测成本效果最佳。20~59岁年龄组人群HCV检测策略与未HCV检测策略比较,增量成本为161.24元/人,增量效用为0.003 6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人,ICER为45 197.26元/QALY,ICER小于意愿支付阈值,具有成本效果。各年龄组人群HCV检测策略与未HCV检测策略比较,ICER为42 055.06~53 249.43元/QALY,NMB为96.52~169.86元/人,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ICER最低,NMB最高。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贴现率、丙肝抗体(抗-HCV)检测成本、人群抗-HCV阳性率和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成本对经济学评价影响较大,但改变参数取值,结论不变。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医疗机构探索动员20~59岁普通人群进行HCV检测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以40~49岁年龄组人群的HCV检测成本效果最佳。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实施HCV检测的“愿检尽检”策略,能降低人群丙肝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纳入调查的初治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每隔3个月随访1次,观察半年。结果180名初次抗病毒治疗的吸毒者,治疗后6个月余的127人中,123人检测了CD4T淋巴细胞,有12人(占9.8%)免疫学失败;120名已检测病毒载量的病人中,92人病毒载量降至最低检测限以下,病毒学成功率为76.7%。治疗前CD4〈50个/μL者[比值比(OR)-0.10,95%可信区间(CI:0.03~O.37]容易发生免疫学失败;半年的服药依从性在95%以上(OR=4.58,95%CI=1.87~12.57)、半年医学随访次数在≥7次(OR=3.23,95%CI=1.16~8.98)者,容易获得病毒学成功。结论吸毒人群的抗病毒治疗疗效低于其他人群,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较晚、服药依从性差和参加医学随访次数较少,是造成吸毒人群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技术应用以来[1],成千上万的艾滋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艾滋病引发的相关病死率大幅度下降.随着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不断研发和面市,药物使用的方便性、耐受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中获益.特别是近五年,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治疗患者数目迅速增长,在2007年至2009年间,全球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数几乎翻倍,约525万人[2].不仅如此,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预防和减少新发感染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全球范围内新的HIV感染还在不断发生,每年新增加的抗病毒治疗患者数不及当年新增加的感染者人数,很多需要治疗的患者还没有获得这些可以挽救生命的药品.抗病毒无论是作为治疗手段,还是作为预防措施,都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从公共卫生视角,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及其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得到艾滋病检测进而得到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求询者主动寻求HIV检测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PITC)的策略,将其作为多种艾滋病检测策略的补充,并建议在艾滋病广泛流行地区的全部医疗机构中都应该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该文将对开展PITC的优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用吸毒人群的尿液和血液标本检测HIV-1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某市强制戒毒所273例吸毒者分别采集其尿液和血液标本,应用ELISA方法分别采用尿液和血液初筛试剂检测尿液和血液标本中的HIV-1抗体.结果 273例中有94例血液标本的HIV-1抗体为阳性,其平行尿液标本中有93例HIV-1抗体为阳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尿液、血液标本检测HIV-1抗体方法的一致性为99.6%.结论采用尿液试剂进行HIV-1抗体检测结果是可靠的,而且是值得大范围推广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9月,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和江苏省徐州市的丙肝患者进行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丙肝防治知识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患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486份问卷,有效问卷483份。其中男性占65.22%(315名),女性占34.78%(168名),平均知晓率为62.66%,单题知晓率最低为32.71%,最高为81.37%。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0.729 (95%CI:-1.311~-0.147),P=0.014]、年龄≥50岁[β=-0.635 (95%CI:-1.205~-0.065),P=0.029]、农民或民工[β=-1.139(95%CI:-1.992~-0.286),P=0.009]、不清楚自身感染途径者[β=-0.970(95%CI:-1.577~-0.362),P=0.002]、未接受丙肝宣传教育者[β=-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多部门与艾滋病(AIDS)防治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简称《中长期规划》)及AIDS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我国AIDS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及多部门人员培训计划提供建议与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8个AIDS流行率及高危因素各具不同特点的省份的各1个地区(市)和1个县,随机抽样政府多部门与AIDS防治工作政策的制定或实施人员共800人,调查了解他们对《中长期规划》及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1)72.35%的调查对象了解国家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但只有13.38%的调查对象阅读过《中长期规划》;(2)9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握手、游泳、共用办公用品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HIV)及通过性接触途径、接受输血及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和母婴途径可传播HIV的回答正确率较高;但对蚊虫叮咬、共用餐具、轻吻不传播HIV等回答的正确率不高。(3)对公开推广安全套态度不同。84.94%的调查对象认为安全套不仅可以避孕,同时也具有预防性病、AIDS的作用;有65.78%的调查对象赞成在宾馆、旅馆等公共场所放置安全套;48.23%的调查对象赞成在大学校园中公开销售安全套。(4)对防治工作的总体评价不同。84.17%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国有AIDS流行;52.28%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有AIDS流行;分别有41.01%及29.53%的调查对象认为近2年来全国及当地的AIDS防治工作比较好;9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AIDS的流行会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70%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年来当地打击卖淫嫖娼及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预防与控制AIDS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97.23%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国需要制定有关AIDS防治的法律或法规;96.47%的调查对象认为AIDS防治有必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策略;67.83%的调查对象赞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AIDS综合防治对策;75.97%的调查对象认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AIDS最重要和有效的措施。结论 在多部门合作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中长期规划》宣传和AIDS防治政策与策略的需求调研与评估工作,宣传普及AIDS防治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政府多部门间AIDS防治合作应对与决策能力,有效地达到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AIDS)发病期,越来越多的感染者死于AIDS相关疾病。另外,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不断扩大,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于AIDS相关疾病的比例不断降低,而死于其他非AIDS相关疾病的比例却不断升高。文章就当前国内外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原因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医疗机构加强和提高对重点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中国AIDS死因监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以应对治疗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信息收集利用方面的新挑战。方法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信息系统,替代原先以DataFax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结果 2010年1月,基于C/S结构的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数据录入工作下放至治疗机构,数据上报流畅,运行状况良好,2012年当年收集治疗数据超过108万条。根据系统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在保证信息安全和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富有弹性的新系统,解决原系统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多重校验加强质控,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利用和展示,为各级用户提供业务帮助。结论基于C/S结构的新系统增加了稳定性,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数据质量,适应中国当前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实施策略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和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病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方法设立专项防治经费,启动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开展妊娠梅毒免费普查及综合干预工作,及时发现孕产妇人群中的梅毒感染者,阻断或降低梅毒母婴传播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估及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实施以来,共检测孕妇186 517例,检出梅毒阳性777例,阳性率4.16‰.对555例孕产妇梅毒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选择继续妊娠330例,终止妊娠181例,失访44例.检测孕产妇梅毒患者所生婴儿126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筛阳性109例,最终确诊先天梅毒24例.项目的实施成功阻断了87.30%产妇梅毒可能造成的母婴传播.2003年深圳市先天梅毒报告24例,比2002年同期减少39例,下降61.90%.结论实施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适合深圳市情,将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探索梅毒防治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