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浙江省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高于 1 998~ 2 0 0 0年。病例分布广泛 ,散发和局部爆发并存 ,个别高发县影响全省麻疹发病水平。 3~ 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 ,≤ 2岁和 6~ 8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 ,<1 5岁的病例 2 9.8%未接种麻疹疫苗 (MV) ,2 9 .9%免疫史不详。结论 根据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表明 ,MV的常规免疫仍需加强 ,同时要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MV ,继续加强麻疹监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浙江省1995~2004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浙江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发病多为<10岁儿童。结论防制乙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10岁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探讨其免疫程序.方法选择91名8月龄儿童,接种MMR疫苗,观察接种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检测接种后6周血清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91名8月龄儿童接种MMR疫苗后,有8名儿童发生一过性发热,2名儿童发生皮疹,2名儿童发生局部弱反应.麻疹、风疹、腮腺炎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1%、100.00%、74.07%,GMT分别为145.25、1248.71、14.29.结论MMR疫苗对8月龄儿童接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将其初免月龄定为8月龄儿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探讨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接种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0年1月1日~2005年8月31日出生的近3000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开展调查,同时调查3个县、12个乡(镇)的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和预防接种机构服务人员.结果 流动儿童平均建预防接种证率为81.2%;≥1岁流动儿童5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B Vaccine,HepB)、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接种率均<60%,4种疫苗(5种疫苗中除外HepB)全程免疫覆盖率为44.9%,5种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25.8%,卡痕率为86.2%.结论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不容乐观,解决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关键在于政府重视,加强立法,多部门合作,针对性宣传.  相似文献   
5.
2000-2004年浙江省常规免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旭卿  凌罗亚  胡昱  符剑 《疾病监测》2007,22(3):190-192
目的 评价浙江省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以来的常规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8.71%~99.65%,估算接种率为72.86%~112.11%,与报告接种率之间还有差距.差值显示:全省2000年的数据为不可信,2001、2002、2004年的数据为可疑,2003年数据为可信,主要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不完善有关.结论 单纯用上级统计年鉴人口数据进行接种率评估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浙江省专用于免疫规划服务的冷链设备运转现状,更好地开展扩大免疫规划服务和科学系统地补充、更新冷链设备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2008年对全省各级免疫规划专用冷链设备现状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浙江省县级层面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有效管理,提高全省儿童预防接种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2008-2010年县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和全省所有县区预防接种监测工作定量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浙江省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可靠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所有县区定期开展适龄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到村等相关部门收集"和"到集聚地等进行摸底调查"的各占43.06%,67.61%的县区能较好地掌握县区流动儿童底数(自我评分达8分及以上)。所有县区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的查验接种证和查漏补种工作,90.66%的县区开展散居儿童查漏补种工作,76.71%的县区使用单独的流动儿童卡册。94.59%的县区每年开展1次接种率调查,91.18%县区定期开展预防接种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94.52%的县区对辖区各接种单位的报告数据进行复核检查。接种监测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掌握正确率为80.78%。结论:县区疾控机构需进一步做实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接种率监测数据审核、分析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1999年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浙江省 199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 10起麻疹暴发疫情 ,发病 475例 ,无死亡。农村和学校为主要发生地 ;最高罹患率171 6 0‰ ,同时存在城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麻疹暴发 ,但是发病强度偏低 ;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 1~ 6月和 10月 ;暴发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 (MV)接种史的占 13 1% ,无MV接种史的占 2 8 2 % ,MV接种史不详的占 5 8 7% ;<14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1 1%。对于学校和城区型暴发 ,应急免疫措施效果相对较好。建议在切实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 ,对持续有麻疹暴发和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采取MV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评价浙江省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及服务效率,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项目分摊方法开展对省、市及8个样本县计划免疫投入成本调研,采用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Average Model,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拟合脊灰、麻疹等7种疫苗针对传染病理论发病水平,结合专家论证测算疾病负担和经济效益,再用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和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CUA)等开展评价。结果: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三十年来,浙江省减少脊灰、麻疹等7种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5645087人、减少死亡190748人,取得的效益合计为19.14亿元,浙江省计划免疫三十年的成本效果比(CEA)为每万元:减少67人发病及减少2人死亡、成本效益比(CBA)为1:21.31、成本效用比(CUA)为1万元:70.63DALY,分病种评价中各项指标均麻疹最高。结论: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浙江省有效控制了各种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继续建立稳定的筹资与投入保障机制,并着重加强麻疹等成本效益显著疾病的防控工作并适时扩大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后浙江省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资料,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乙肝发病率自1990年缓慢波动上升,2006年全人群乙肝发病率较1990年上升65.83%,HBV感染率较1992年下降12.99%,其中儿童乙肝发病率、HBV感染率较免疫管理前平均分别下降了66.84%、89.44%,年龄发病高峰在管理前是5~9岁和20~34岁组,在管理后仅是20~34岁组,且高峰上升明显,HB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高发地区由舟山、杭州向温州、金华、丽水转移。各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发病率和感染率的变化呈负相关(P〈O.00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儿童乙肝发病率及HBV感染率大幅下降。扩大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尤其是育龄期青壮年,能加快控制乙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