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5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90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457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78篇
综合类   1373篇
预防医学   81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85篇
  3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此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Mc Cune—Albright综合症(简称MAS)3型,常见病损多位于股骨、胫骨、肋骨或颌面骨,躯干病损可波及数根肋骨和椎体及其附件,其中椎体单发极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腰1椎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4.
七氟醚在成人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门诊手术麻醉药的现状门诊手术的理想麻醉药应具有下述特点:(1)诱导平稳、快速,不引起疼痛及刺激;(2)能为手术提供充分的镇静、遗忘、镇痛及肌松;(3)副作用如心血管、呼吸抑制等无或最小;(4)苏醒快、无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5)麻醉深度易调节;(6)在术后早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7)有好的效价比。但目前仍无一种麻醉药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丙泊酚应用于临床以后,成为目前门诊手术非常普遍使用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其优点是:诱导快速而平稳,苏醒快,有弱的止吐作用。其缺点是:注射时会产生疼痛,可引起血压下降,麻醉深度的…  相似文献   
5.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平卧位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16—65岁,体重41-72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A组,术中充气温控毯24℃风档进行降温,肿瘤切除完毕前30 min进行复温;B组,术中充气温控毯维持中心温度正常(35.2—36.60℃)。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诱导,吸入0.6%-1.2%异氟醚维持;吸入氧浓度40%;异丙酚1.5~2 mg·kg-1·h-1持续输注;维库溴铵1~2 mg间断静脉注射。每5分钟记录1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超过24 h剔除,共38例进行统计。A组患者降温速率(1.11±0.05)℃/h,复温速率(0.74±0.09)℃/h。A组患者89%(16/18)在硬脑膜打开前达到目标温度34℃,平台期平均中心温度(34.3±0.5)℃,距34℃最大升幅0.52℃,最大降幅为0.23℃。A组患者67%(12/18)手术结束时中心温度恢复正常。返回ICU后A组患者中心温度(返回ICU时实测温度的均值)(35.8±0.6)℃低于B组(36.6±0.4)℃(P<0.05)。A组患者4例术后出现寒颤、3例发热、1例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温控毯可较理想地降低体温,相对于降温效率其复温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已使城市供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34个检测点作长期调查,结果发现:20%的水样的色度、浊度、铁、锰超标,30%水样有机污染物超标。常规的净水工艺对饮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难以达到安全净化的目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以廉价、简单方便的方式降解大部分有机和部分无机污染物,并且最终能把污染物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相应的无害物质的特点,而光催化反应器是光催化技术能否在实际饮水处理成功应用的关键,成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课题。我们研究了影响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因素,着重讨论反应器径高比与传质效率和光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杨造起 《心电学杂志》1995,14(3):186-187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异常比较常见,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掩盖或酷似ECC的其它异常如心肌梗塞、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厚以及原发性ST-T改变可造成诊断的困难.本文就其掩盖或酷似心电图其它异常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