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观察二氧化锆全瓷牙在牙齿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70例牙齿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钴铬合金烤瓷牙修复,观察组予以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比较两组美学效果、临 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牙体色泽、牙体外形、面部情况及整体美观度评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 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牙齿美学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牙能提高 治疗效果,且美观度较高,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种口腔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意识、行为及口腔卫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科院校新生1022名,将其随机分为4组,相同内容用不同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即第1组开展知识讲座(讲座组)、第2组播放宣教视频录像(视频组)、第3组组织学生现场自学(自学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和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牙菌斑染色的方法评价不同教育形式前后新生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知晓率的变化及菌斑指数对比。结果:经过不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对象在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方面大部分有改善( P ﹤0.05),讲座组和视频组菌斑指数较干预前有改善( P ﹤0.05),自学组与对照组无变化( P ﹥0.05)。3个组间效果比较,讲座组效果最明显( P ﹤0.05),且有最多的学生愿意接受该种方式。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对医学专科院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课程改革上结合基层医院特点,调整课程比例并加强学生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在实验课程改革上,加大了实验课的比重,制定统一、规范的教学方法并建立标准化考核评分体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基本专业知识及专业的临床操作基本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了解安徽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以及行为现状,为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制定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安徽省36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相应年龄段的农村非留守儿童360人为对照.结果 留守儿童对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细菌可引起龋齿”知晓率为29.44%,“细菌引起牙龈出血”知晓率为44.44%,“吃糖容易致龋”知晓率为60.55%,“含氟牙膏”知晓率为18.05%,“刷牙出血非正常”知晓率为48.61%,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中,留守儿童组保证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仅占12.50%,经常或偶尔使用牙线的占3.61%,54.17%的留守儿童经常吃糖,与非留守组儿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曾有口腔科就医行为的留守儿童占35.56%,9.72%认为牙疼后需要找医生诊治,1.39%的留守儿童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匮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较差.政府、基层卫生部门、留守儿童家长及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柴梅  倪成励  张晨 《中国健康教育》2013,(10):930-931,937
目的探索安徽省某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对牙周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牙周健康行为了解的基本情况,为进行针对性的牙周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62名大二学生牙周知识及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学生对牙周病的认知及行为方面表现均较差。知道“牙菌斑”的人数仅有20.1%,能做到定期口腔检查的仅占1.1%,但大部分卫生习惯较好,每天刷牙次数超过2次者占73.9%,3个月以内更换牙刷的占75%。其中女生优于男生。结论安徽省某医学类专科院校学生对牙周病的知识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较缺乏,不同性别及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倪成励  柴梅  唐旭炎 《安徽医学》2013,34(6):821-824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分析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差异,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准。方法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1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总体较好,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存在不均衡现象,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盲区及误区。结论不同特质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规范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倪成励  柴梅  唐旭炎 《安徽医药》2013,34(6):821-824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分析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差异,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准。方法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1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总体较好,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存在不均衡现象,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盲区及误区。结论不同特质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规范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出现牙周附着丧失,最终导致牙周组织缺损甚至牙齿脱落。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是解决牙周组织缺损,促进牙周组织生长的常用手段之一,但其治疗效果同选择何种生物屏障膜有密切关系。传统的生物屏障膜在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等方面表现不甚满意。现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多功能性的生物屏障膜接连上市,且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较传统生物屏障膜优势十分明显。文章通过查询知网、万方、pubmed及Scopu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从传统生物屏障膜的不足以及新的多功能性生物屏障膜的材料、功能、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GTR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柴梅  倪成励  唐勇  唐旭炎 《安徽医学》2013,34(8):1094-1095
目的比较不锈钢无孔托盘和不锈钢有孔托盘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取模后模型精度的变化。方法分别用不锈钢无孔托盘和不锈钢有孔托盘用硅橡胶采用二次印模法各制取10个同一实验主模具的人造石模型,游标卡尺测各标志点的距离,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线性变化率上比较不锈钢有孔托盘印模的变化率均比不锈钢无孔托盘的变化率要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锈钢无孔托盘与不锈钢有孔托盘在用硅橡胶二次取模灌模后模型与原模型的尺寸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