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针对目前信息检索教学远程教育开展的现状,对如何使信息检索远程教育逐渐走向规范、进入实质性阶段、解决资源共建、共享、防止重复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图舌是一种舌黏膜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发病率达3%~5%。地图舌又称为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糠疹舌炎、花斑舌等。由于地图舌多发生在体弱小儿,应引起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R胸部摄片的质量与自动曝光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12日至2008年3月2日在我院进行胸部正位摄片的170例患者的胸片资料,测量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正中信号值,肝脏信号值,肺野信号值,并记录kV、mAs、ins、曝光指数、曝光剂量等值。结果:平均辐射剂量为0.555±0.126dGycm^2,平均背景信号值为26895±1079,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1(P〈0.05)。肝脏/背景信号值存在相关性(P〈0.05),肺野/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与辐射剂量相关性不明显(P〉0.05),mAs、ms与辐射剂量关系最密切。各参数均在设备上提供的参考范围内。结论:通过测量多个选定点的信号强度来评价DR胸部摄片的质量是可行的,在规定的曝光指数范围内,采用自动曝光,由自动曝光计算的剂量与DR胸部摄片的对比度具有相关性,采用自动曝光条件选择可以保证影像质量符合诊断需要,对瘦小患者自动降低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影响不明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证敷脐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除外科基础治疗外还给予辨证敷脐联合灌肠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外科基础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转手术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64.51%;治疗组临床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87.09%。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转手术12例,其中转手术率为38.71%;治疗组中转手术4例,其中转手术率为12.90%。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在外科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敷脐、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中转手术率,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PCR检测HBV DNA对乙肝疫苗应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应答反应率高(为96%)[1];而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比较低(为65.12%)。本文对成人组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反应15例(34.88%),进一步探索了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抗-HBs的原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5例正常成人经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反应者和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结果发现15例不产生抗-HBs者,经PCR扩增HBVDNA均为阴性;仅3例为阳性。本文作者在PCR检测指导下,对15例成人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30微克乙肝疫苗联合应用105天后,有12例产生抗-HBs。提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正常人群,凡经PCR扩增HBVDNA阴性者,经过重复大剂量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绝大多数得到可靠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张琦  梁久银  于庆生  潘晋方  王振  俞健 《安徽医学》2018,39(9):1043-104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指标、血常规、胆汁生化、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5、7天胆汁引流量分别为(669.10±113.65)和(860.53±126.26)m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4.17%)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可提高腹腔镜胆道探查联合术中胆道镜手术的成功率,较好的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治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健康成人,10例肺部良性肿块患者和49例NSCLC患者进行CTCs计数.分析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关系.以CTCs计数的中位数12个/7.5 mL为标准将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随访8个月,比较其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健康成人和良性患者外周血中未发现CTCs,在NSCLC患者中,随着TNM分期的增高,CTCs数目有增多的趋势.阳性率与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Ⅳ期NSCLC患者中CTCs≥12个/7.5 mL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小于CTCs计数〈12个/7.5 mL组(P=0.040).[结论]NSCLC的CTCs计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其有助于发现隐形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及指导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CTCs计数对其生存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近百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经验,探析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法方药。根据此次疾病特点,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居民体质的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当属中医"湿瘟"范畴;病因乃湿毒疫邪侵袭,病位主要在肺,弥漫膜原、三焦;病机关键在于湿毒疫邪侵袭犯肺、郁而化热,湿毒、郁热搏结,弥漫膜原、三焦,化燥伤津、耗气伤阴,部分重症患者可深入营血分、热陷心包。本病治疗当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疏利透达为关键治法,以尽早使湿毒之邪有出路。早期当化湿解秽、宣透疏利,若湿毒郁而化热当兼清郁热,若化燥伤津当顾护津液;中期当清肺泻热、宣肺通腑、透达膜原、疏通三焦,着眼于祛湿毒、清热毒、化瘀毒,及时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危重期当及时提供重症支持治疗,以及开闭固脱之方药;恢复期当注意清彻余邪、益气养阴、瘥后防护。中医药干预本病重在尽早(初、中期)祛除毒邪,截断病势,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恢复期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