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直肠癌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7例手术一放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无瘤生存3年以上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所有功能得分普遍较高,症状量表得分除性功能外其他均较低,总体健康状况中位数72分;调强放疗组的所有功能得分和总体健康状况均较常规放疗组高.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胀和失眠较常规放疗组轻(P〈0.05)。结论调强放疗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放疗,性功能障碍足直肠癌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改进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观察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侯如蓉弓力新戴晓萍我们对1985年~1990年收治的52例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除2例男性外,其余全部为女性。年龄32岁~76岁,均经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秦文娟  侯如蓉  郦守国 《新医学》2012,43(4):234-236
目的:探讨自制制霉菌素含漱液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对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164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经实验室确诊的口腔真菌感染患者47例,随机分为制霉菌素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自制制霉菌素含漱液漱口和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假膜的退缩情况。结果:16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中,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8.66%,制霉菌素组20例患者的假膜情况均在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治疗3 d内得到控制。对照组患者口腔内假膜多在4~7 d内得到控制,少数患者推迟至2周左右。两组患者的假膜退缩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患者中真菌感染检出率最高的为白假丝酵母,占59.5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和假热带假丝酵母。结论:自制制霉菌素含漱液用于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T细胞亚群、CD3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7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T细胞亚群、CD34和常规检查血液学情况,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血液学常规显示鼻咽癌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尿酸在治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CD8+和CD4+/CD8+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患者放疗和同期放化疗期间CD34明显下降,CD3+、CD4+、CD8+、CD4+/CD8+升高.鼻咽癌组治疗后1个月CD8+、CD4+/CD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CD34治疗4周和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P<0.05),且治疗后1个月CD3+、CD4+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T细胞亚群变化可评估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状态,CD34可用于观察放化疗对骨髓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对10例食管癌进行CT平扫与增强造影,分别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受量。结果增强影像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中位剂量,较平扫影像计划的平均高30 cGy,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比较无差异,增强影像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受量高。2种计划的双肺V20、V30和脊髓最大剂量比较无差异。结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直接在增强影像上设计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从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共收治30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方法,一年生存率50%(15/30),二年生存率(4/30),无一例生存三年。其结果好于单纯的经疗方法。放疗方法:对照野包括食管下段、贲门、胃小弯、胃左淋巴结区,肿瘤量7000CGY。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中胸壁未放置补偿膜的复发率,探讨补偿膜放置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3年 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病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放疗全程胸壁未放置补偿膜,分析放疗后胸壁复发率。结果 住院记录、门诊记录、本市居民健康系统、电话等方式随访至2021年6月31日,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48.9个月。放疗后出现胸壁复发为3例,其中1例单纯胸壁复发、2例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胸壁复发率为1.4%。3例出现胸壁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TNM分期为N3、HER2阳性,1例患者为三阴性,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时均伴有远处转移。218例患者中,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肤反应,3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肤反应,未出现Ⅲ度或Ⅳ度放射性皮肤反应;218例病例胸壁皮肤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放射性损伤。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在系统的全身治疗情况下,如果治疗前肿瘤没有侵犯皮肤,胸壁放疗时可考虑不放置补偿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Ⅱ/Ⅲ期直肠癌长期无瘤生存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  对107例Ⅱ/Ⅲ期直肠癌无瘤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 分析其临床影响因素。  结果  保肛者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较造口者好, 性功能影响较造口者小, 但大便情况较造口者差(P < 0.05);治疗手段增多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下降, 疲倦和失眠越明显(P <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Ⅱ/Ⅲ期长期生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因素, 呈负相关, 即治疗手段增多, 生存质量有所下降。  结论  治疗方式是Ⅱ/Ⅲ期无瘤生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预后因素, 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改进医疗技术, 合理的放化综合治疗,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198 6年我省成立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以来 ,放射治疗科如雨后春笋不断壮大成长。目前 ,全省各地区均已开展了该专业的临床治疗工作 ,现将我省该专业概况归纳如下。1 山西省及全国部分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及设备概况我省放射治疗单位由 1986年的 8家医院发展到目前的2 6家医院 ,全省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概况 [1 ] 见表 1(北京、上海和全国 1995年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公布的资料 )。表 1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分布概况地区  D1   D2   D3 T1  T2   T3  N1   N2  N3合计北京 70 715 963 5 12 10 19914 88上海 614 84873 112 1110 5 64 0 7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序贯放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1、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能显著改善NSCLC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在NSCLC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