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血液病患者放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及骨髓移植等致免疫力低下,系统性真菌感染机会增多。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危害性大…。伊曲康唑注射液系第2代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笔者对8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系统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现把应用中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呼吸模式干预对吸吮-吞咽-呼吸(SSwB)协调障碍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SSwB协调障碍早产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喂养训练,包括口腔运动干预、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和喂奶过程中的吞咽诱导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喂养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呼吸模式干预训练,包括呼吸模式观察、进食前呼吸抗阻训练和进食过程中的呼吸干预,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15 min。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后),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经口喂养准备量表(PIOFRA)评分、吮奶速率、喂养成效、血氧饱和度最低值和波动次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各项评价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PIOFRA评分、吸吮速率、喂养成效、血氧饱和度最低值、血氧饱和度波动次数分别为(33.28±0.58)分、(2.76±0.36)ml/min、(73.85±6.49)%、(85.46±5.31)%、(2.04±1.28)次,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辅以呼吸模式干预,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SSwB协调障碍早产儿吞咽过程中的呼吸协调性,可有效地改善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三氯化锑对泥鳅的急性毒性(96h内)和遗传毒性效应,将180尾泥鳅分别暴露于25.12、43.65、75.86、131.83mg/L三氯化锑溶液连续96 h,每组30尾,分别于24、48、96 h计算死亡率及相应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及安全浓度(SC);将90尾泥鳅分别暴露于10、20、30、40 mg/L三氯化锑溶液96 h,每24 h取尾血,计算微核率。两试验均设立溶剂对照(0.2%乙醇)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三氯化锑对泥鳅的24、48、96h LC50分别为111.686、87.983、60.954mg/L,SC为16.384 mg/L。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三氯化锑暴露组泥鳅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均上升,除10 mg/L三氯化锑暴露24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三氯化锑对泥鳅具有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下腹部或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Ⅱ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0.75%左布比卡因12㎎+舒芬太尼2 μg;Ⅱ组:0.75%左布比卡因12㎎+舒芬太尼4 μg;Ⅲ组:0.75%左布比卡因12㎎+舒芬太尼6 μg;Ⅳ组:0.75%左布比卡因15㎎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镇痛维持时间(T10)、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血液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T10)短于其它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用药后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Ⅳ组(P<0.05);Ⅱ和Ⅲ组麻醉效果相当;4组恶心、头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4 μg复合左布比卡因12㎎蛛网膜下腔麻醉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胃镜下取异物术中咪唑安定与丙泊酚的用量以及对呼吸、循环、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食管、胃内异物取出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I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0.06mg/kg+丙泊酚2mg/kg~2.5mg/kg,II组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0.04mg/kg+芬太尼0.8μg/kg~1μg/kg+丙泊酚1mg/kg~1.5mg/kg,两组根据需要分次追加丙泊酚30mg~50mg。观察术中HR、SBP、DBP、指尖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术中第一次肢动反应时间,追加丙泊酚次数及丙泊酚用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I组BP、HR、SpO2在术后2min~10min内下降比II组显著(P<0.05),但在给药前与结束时差异无显著(P>0.05)。第1次肢动给药时间,追加丙泊酚次数与丙泊酚用量I组与II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取异物所需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I组与I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三药合用,相互协同,用药量少,术中镇静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尤其适合时间较长的各种门诊无痛操作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结果 在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时间比较上,微创组平均3.8 d<内科组平均24 d;近期(1月)疗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微创组58%>内科组29%,远期(6月)疗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率,微创组50%>内科组16%,微创组无死亡,内科组2例,临床住院费用微创组平均5136.3元,内科组平均11843.6元.结论 微创组较内科组能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降低了死亡率,临床费用也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经验,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制。方法对本院2004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存活12例,死亡11例,病死率48%。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并予正确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5%左旋布比卡因在妇科手术用于网膜下隙阻滞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1.2级60例妇科病人分成3组,LB和B组腰麻用药分别为0.5%左旋布比卡因12mg,0.75%布比卡因12mg,E组硬膜外用药为2%利多卡因。LB和B组必要时硬膜外以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ST并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LB和B组最高阻滞平面,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肌松效果差异无显著。E组临床效果不如其他两组。三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妇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同0.75%布比卡因无显著差异且优于硬膜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医院文化是指以中华支化为背景.以社会主义时代支化为主导.以祖国传坑医学支化和现代医学支化及相关门类文化相交流,渗透所衍生的、多学科综合的一种特定的行业支化一一个特定的学科群.医院文化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傩现在:是推进和保证医院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医院改革的需要;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需要;是科技兴院的需要.优秀的医院支化是医院多年惭进形成的一种全体员工共有的信仰、情感、价值现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