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氟诱导的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及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将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20、40、80 mg/L氟化钠中,24 h后检测海马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氟组细胞存活率降低(9.1%、 12.2%、2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8.P>0.05)。各染氟组MDA(5.06、7.66、 9_82 nmol/mg Pr)明显高于对照组(2.34 nmol/mg P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1,P<0.05)。氟对海马细胞的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氟40、80 mg/L组细胞内ROS和细胞凋亡率高于20 mg/L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与ROS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913,P<0.05)。结论氟可引起大鼠海马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及凋亡,活性氧可能在氟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CB153和PBDE-47单独及联合染毒对SH-SY5Y细胞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DMSO溶剂对照组,1、5、10μmol/LPBDE-47(低、中、高)单独染毒组和与5μmol/L PCB153联合染毒组及相应的抗氧化剂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0μmol/L),分别对SH-SY5Y细胞染毒24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测定DNA损伤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DNA损伤修复酶XRCC1及XRCC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中、高剂量单独染毒组和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高联合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均显著高于相应的PBDE-47或PCB153单独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及Olive尾距均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联合组对细胞DNA损伤具有交互作用(F=23.74,P<0.01);高剂量染毒组及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XRCC1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XRCC1mRNA表达上升(P<0.05);高剂量单独和联合染毒组XRCC3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可使XRCC3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胞DNA损伤与XRCC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与XRCC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0.76,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PBDE-47可导致DNA损伤和影响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PCB153可增强PBDE-47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氧化应激可能在PBDE-47致DNA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 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 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 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隋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小钙化灶的临床价值,评估乳腺癌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异常表达与微小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乳腺癌患者,评估乳腺微小钙化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按照ACR创立并推荐的BI-RADS,将X线所见钙化征象分为微小钙化组,中间型钙化组,无钙化组进行描述,并与C-erbB-2、ER及PR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微小钙化灶与C-erbB-2的异常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微小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与C-erbB-2表达有一定关联性,可粗略预测C-erbB-2表达情况,并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南省部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制定专用表格,对全省部分已完成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61个建设项目中60个采取了防噪、防毒技术措施,47个采取了防尘措施.防噪措施是选择低噪声设备、隔声、消声;防毒是通风排毒、密闭负压、事故应急报警;防尘是抽风除尘、个体防护. 结论 各建设项目防噪、防毒、防尘措施已建立,但防护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宫颈癌分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将常规MRI分期、常规MRI结合DW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分期准确性的差异。测量宫颈癌各期的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对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追踪复查,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前的ADC值的差异。结果(1)常规MRI序列漏诊1例Ib期,常规MRI结合DWI检出全部病例,常规MRI对IIa期分期符合率85%,而与DWI联合应用符合率达95%,但两种方法无统计学意义。(2)对宫颈癌各期的ADC值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的分期与ADC值无相关性。(3)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CR组治疗前ADC均值1.02×10-3 mm2/s,13例PR组治疗前ADC均值1.14×10-3 mm2/s,采用t检验法比较两组ADC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组ADC值低于PR组。结论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于宫颈癌的检出及分期更准确,ADC值对放化疗短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心理测评,评价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并对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44例(36.4%)存在焦虑状态(焦虑组),45例(37.2%)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组),焦虑抑郁共病32例(26.4%)。抑郁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报销比例≤40%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分别为(7.9±1.9)%比(7.1±1.8)%,45.5%(20/45)比20.8%(16/76),28.9%(13/45)比7.9%(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报销比例≤40%、左心室射血分数〈50%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比值比(OR)4.596,95%置信区间(凹)1.806~11.698:OR6.319,95%CI1.831~21.810;OR1.352,95%CI1.064~1.719;P〈0.05或P〈0.011。结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应尽早给予心理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螺旋CT成像中常见伪影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以减少螺旋CT检查时产生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收集本院156位患者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CT图像伪影病例,进行系统性分析,其中头颈部扫描61例,胸部扫描37例,腹部扫描33例,盆腔扫描15例,其它部位10例。结果针对螺旋CT常见伪影产生的机理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避免、抑制以及消除基于物理结构、基于患者本身、基于扫描系统和基于重建方法四类不同图像伪影的处理方法。结论螺旋CT成像中伪影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各种技术有效避免、抑制或消除图像伪影,对优化图像质量和提高临床医学诊断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