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6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及2019年和2018年同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2019和2018年同期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收治同比下降41.51%和34.54%,手术例数同比下降46.43%和43.51%,医院感染率和现患率下降至0.52%和0.80%,医院感染漏报率上升至30.16%,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仍是最主要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上升至16.22%,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下降至10.8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送检率有所下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肿瘤患者住院及接受手术治疗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强化落实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含氯消毒剂消毒频次增加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临床需关注肿瘤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以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作用。方法 比较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管理前(2012—2014年)、管理后(2015—2017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积极管理前17.18%下降至15.24%,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45%下降至1.0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7.12%上升至91.15%。积极管理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86%,术前0.5~1 h给药率为89.32%,预防性使用疗程<24 h患者比率为86.77%,均高于积极管理前的8.74%、75.87%及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积极管理前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7%、0.92%、1.29%,积极管理后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0%、0.67%、4.42%。Ⅱ类切口感染率积极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百会穴是临床常用腧穴,在脑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目前认为其有醒脑开窍、醒神益智、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等功效,本文仅就其在脑病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电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 Morris水迷宫的行为学指标,并通过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对电针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①在定向航行试验中,电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平均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第一次穿越时间、40 cm环穿环时间和40 cm环穿环次数电针组均有一定优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干预可明显改善因脑缺血损伤下降的认知能力,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脑缺血后STAT1在病灶局部的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影响.方法 采用热凝法制成MCAO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1在病灶侧皮质、海马CA1区的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结果.结果 模型24 h组多个指标稍有增高;模型组3 d组指标均有显著的增高(P<0.05).电针组中电针2 h组、电针24 h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3 d组明显低于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 电针治疗可以抑制脑缺血后的STAT1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改善受损脑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TAT3在脑缺血后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3水平。结果相较假手术组,造模2h后STAT3阳性细胞数、平均截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出现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后数值下降;电针组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的趋势相同,但各时间段在数值上均高于相应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TAT3而减少病灶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许赫  穆欣  刘悦  付雪松  张晶 《全科护理》2021,19(29):4067-4069
综述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慢性病个性化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在慢性病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技术层面、管理层面、资金层面、人才层面的应对策略,着重强调护理人员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于慢性病护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我国慢性病护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TAT3在脑缺血后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3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较假手术组,造模2h后各指标出现轻微升高,24h后进一步升高,在多个指标上与假手术组相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天后数值下降。电针组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的趋势相同,即2h组开始升高,24h组较高,3天组下降。但与模型组相较,各时间段在数值上均高于相应的模型组,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提高脑缺血后STAT3mRNA表达水平,激发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还可以维持这样保护机制持续更长的时间。由此可推断:电针对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TAT3mRNA表达,进而减少病灶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学生暴力事件濒发的现状及高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明确高校图书馆在健康人格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指出了人文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营造人文环境、建设文献资源、开设人文讲堂、加强阅读引导、馆员实施情感教育等措施,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肝凉血方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舒肝凉血方对两个细胞系中硫酸酯酶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T47D,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处理24 h后,MTT法检测复方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舒肝凉血方对硫酸酯酶mRNA表达的影响。培养MCF-7和T47D细胞,转染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质粒,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处理24 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复方对两个细胞系中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舒肝凉血方显著抑制了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46.08 g.L-1和22.98 g.L-1;低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对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时则显著下调了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舒肝凉血方显著降低了MCF-7和T47D细胞中硫酸酯酶的活性,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舒肝凉血方能显著抑制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此作用可能与该方降低硫酸酯酶活性以及下调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