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健康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信息系统,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与以往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较,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方面,实现了“渠道单一”向“多档合一”的转变;在掌握社区人群健康方面,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实现了“环节繁多”向“流程简化”的转变;在监测服务提供行为方面,实现了“事后控制”向“实时控制”的转变;在方便居民诊疗方面,实现了“重复检查”向“结果互认”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5-MN)对脉压≥60 mmHg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15人分别给予IS-5-MN(30 mg/d)或安慰剂,疗程四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获得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桡动脉压力波形分析获得中心动脉压、外周反射波增压及增强指数.结果校正安慰剂效应后,(1)患者CF-PWV明显减慢,C1显著提高,C2无明显改变.(2)反射波增压和增强指数明显下降.(3)外周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降低.结论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明显改善脉压≥60 mmHg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减弱外周波反射,降低了收缩压和脉压.  相似文献   
3.
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 ,其中男性 30 3人 ,女性 2 4 8人 ,平均年龄为 56 9± 1 3 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 ,使用DO 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随着年龄不断增高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C1 和C2 值逐渐下降。健康组和高血压组男性的C1 和C2 均高于女性 ,P <0 0 1。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大小动脉弹性指数下降。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弹性明显比正常血压者低。处于正常高限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 显著低于理想和正常血压者 ,与 1级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别。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存在明显负相关 ,其中脉压与C1 相关性 (r =- 0 60 2 ,P <0 0 1 )最为显著 ,而C2 与年龄相关性 (r=- 0 457,P <0 0 1 )最为明显。结论  (1 )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 ,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状态。 (2 )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为一敏感反映动脉损害的指标 ,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5-MN)对脉压≥60mmHk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人选条件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15人分别给予IS-5-MN(30mg/d)或安慰剂,疗程四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获得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桡动脉压力波形分析获得中心动脉压、外周反射波增压及增强指数。结果 校正安慰剂效应后,(1)患者CF-PWV明显减慢,C1显著提高,C2无明显改变。(2)反射波增压和增强指数明显下降。(3)外周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降低。结论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明显改善脉压≥60mmHg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减弱外周波反射,降低了收缩压和脉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无创性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80 %以上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高血压及其伴随的危险因子通过损害血管功能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发生。已经证实 ,高血压早期就可以发现动脉 (包括大动脉和小动脉 )结构和功能改变[1,2 ] 。脉压虽然可反映血管弹性 ,但脉压增大往往是动脉弹性明显严重减退的标志。通过对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监测可用来了解高血压疾病进展和改善高血压危险度分级[3] 。此外 ,国外数个双盲药物试验发现 ,不同抗高血压药虽然将血压降低到同等程度 ,但它们对血管壁的影响可不相同[2 ,4 ] ,因此通过监测…  相似文献   
6.
80%以上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高血压及其伴随的危险因子通过损害血管功能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发生.已经证实,高血压早期就可以发现动脉(包括大动脉和小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1,2].脉压虽然可反映血管弹性,但脉压增大往往是动脉弹性明显严重减退的标志.通过对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监测可用来了解高血压疾病进展和改善高血压危险度分级[3].  相似文献   
7.
房性心动过速诱导的离子重塑在心房颤动(AF)形成的机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AF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作可导致断续的心房离子重塑。CHF可改变房性心动过速(AT)所致的心房离子重塑。本研究旨在观察这种离子水平重构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合并骨量减少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55人,平均年龄(66.8±4.7)岁,男性31人,女性24人,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29人)和饮食控制(对照组,26人),两组患者每天补充钙剂1 000 mg,在治疗前后检查血脂和骨代谢指标,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治疗组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无明显变化,尿脱氧吡啶啉/肌酐比值明显降低,相应的对照组各项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骨密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可能主要通过抗骨吸收作用,对骨合成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TnI、hsCRP、CK-MB和NT-proBNP水平间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231例ACS患者被分为UAP组(128例)、NSTEMI组(64例)和STEMI组(39例),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TnI、hsCRP、CK-MB和N...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