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比较两组患者CCTA检查依从性和图像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应用思维导图后,观察组患者CCTA检查依从性良好达69例,对照组仅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66,p<0.01);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3分以上者有83例,对照组仅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36,p<0.01)。结论 CCTA检查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恐惧心理,提升患者在检查中的依从性,达到提高CCTA成像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检查方法及其特征。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炙病人9例,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渗出型2例,粘连型6例,干酪型1例。主要表现有腹水、腹膜增厚、肠系膜及网膜增厚粘连、合并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等。结论螺旋CT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均达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共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结论MSCTPA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输尿管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输尿管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了MSCT检查,包括平扫、肾皮质期、肾实质期、肾盂排泄期扫描,再根据输尿管显影情况进行延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MSCTU的图像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输尿管癌12例,肾盂癌或膀胱癌累及输尿管13例,邻近组织恶性肿瘤侵犯输尿管12例,输尿管恶性病变在MSCTU主要表现为病变段输尿管软组织肿物影,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各种重建方法可以三维显示病变的来源、部位、范围、程度等,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MSCTU对输尿管恶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MRI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价值。方法 7例维生素B12缺乏而临床怀疑SCD的患者进行了MR扫描。扫描包括矢状面T1WI和矢状面、轴面T2WI,其中4例行钇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4例于治疗后行MRI复查结果所有病例的T2WI均显示。戏髓或胸髓后索高倍病灶,有4例同时出现侧索病灶,T1WI未见异常,Gd-DTPA增强鞠强化。有4例在维生素B12治疗后半年及1年  相似文献   
6.
弥漫型脂肪肝的假肿瘤征CT 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弥漫型脂肪肝中残留的局灶性正常密度的肝组织(FSA)的CT特征,并讨论它与肝肿瘤的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弥漫型脂肪肝(包括肿瘤患者8例)中共24个FSA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3例作了肝穿刺活检,其余病例均经过B超或CT追踪复查1~3年,FSA大小及形态无明显变化。结果 多数FSA呈典型CT表现。CT正确诊断FSA20例和误诊FSA4例,其中3例FSA的部位及形态不典型呈结节状,境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Ms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FT的MSCT和MRI表现、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对照分析。结幂9例SFT中,发生于肺部1例,胸膜2例,颈部2例,腹部1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下肢1例,临床无症状,或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其中7例进行MSCT检查,1例进行MR检查,1例进行MSCT和MR检查。SFT在MSCT和MRI上表现主要为境界清楚的较大肿块,对周围组织无侵犯,密度/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8例呈明显强化,可见不均匀间隔样强化及肿瘤血管,其中5例呈“地图样”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病理学显示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问质含丰富胶原和血管,构成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疏松区的特征,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D34、vimentin阳性,C-100、CK阴性。结论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S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均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在高分辨率CT(HRCT)中的表现。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的术前HR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型17例,HRCT表现以团块状或弥漫分布软组织影为主,多伴有多听小骨及周围骨质不同程度破坏,肉芽型8例,HRCT表现为弥漫或散在分布软组织影,听小骨破坏轻微或没有;单纯型5例,未见软组织影,结论:根据中耳乳突腔内软组织影形态及骨破坏程度,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可通过HRCT得到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诊断、分类和选择不同CT检查技术的 诊断价值。方法:6例CT平扫加普通增强螺旋CT;3例CT平扫加增强薄层螺旋CT动脉、门静脉期、延迟的多期扫描。根据CT表现,将肝门区胆管癌分为外生型和浸润狭窄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外生型5例;肝门区肿块向管外生长为主,肿块较大且明确,形态极不规则,有延迟强化,CT应强调增强延迟扫描技术。浸润狭窄型4例:表现管壁浸润、狭窄,管腔内部肿块或肿块不明显,CT技术应强调薄层螺旋扫描。血管受侵犯情况,仅增强螺旋CT动脉、门静脉期扫描能显示。结论:螺旋CT诊断肝门胆管癌非常准确,依据不同的病变类型,侧重选择不同CT检查技术, 可对病变精确定位、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移植是目前末期肝病的一种治疗选择,成功率不断提高,移植术前病人的选择及移植术后预防并治疗其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影像学的各种检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这些方面,对术前肝病变的诊断,以及术后发现移植肝实质、血管、胆道系统并发症、异常液体积聚、排异反应和其它各种并发症均有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