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52篇
  2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4味药物组成,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100个经典名方之一。经溯源发现,四妙勇安汤源于《石室秘录》,后由《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验方新编》等书引用。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均有方无名,"四妙勇安汤"之名,最早见于1956年《中医治疗动脉栓塞性坏疽症的成效》,是由当时记者吕民报道河北省释迦宝山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当地的动脉栓塞性坏疽时冠名。四妙勇安汤从方药组成与剂量上看,从《石室秘录》开始即是"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生甘草一两,玄参三两",历代版本《方剂学》确定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的比例就是3∶3∶2∶1。而查阅文献,释迦宝山临证所用的四妙勇安汤由"玄参132 g,当归99 g,银花66 g,甘草33 g"组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的比例变成2∶4∶3∶1。从治疗时间上看,原方记载的7日愈或是10日愈,而释迦宝山将其用到了三四个月,甚至五六个月。研究认为,古籍中的四妙勇安汤,应该是用于疾病的初期,尽早发现和治疗;而释迦宝山修改过的剂量,是广泛用于脱骨疽的中后期,甚至出现坏疽的严重病情所使用的,因此服药时间长,剂量大。且四妙勇安汤临证不仅限于治疗脱骨疽,也用于大头疮等,现代该方的使用已经大为拓展。相关研究已证实四妙勇安汤具有抗炎、稳定斑块、降脂、保护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和促纤溶等作用,后续应开展君臣佐使辨析,对其临床应用范围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2.
眼表过敏症是累及眼表的一组过敏性疾病,此病世界范围内常见[1],与全身过敏性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炎症表现.因地理环境、医疗条件等不同,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别很大,从5%~22%[2],但实际发病率比这些统计的数据还要更高[3].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配戴隐形眼镜等因素改变,眼表过敏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因而受到普遍重视[4].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处理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4月至2006年6月15 000余例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治疗及转归。结果: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中结石自行排出3例,ERCP确诊25例,25例通过EST成功取石,其中1例为术后胆漏并发胆管结石。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可减少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采用GEHAWKEYE符合线路SPECT进行^18F-FDG显像,获得经X线衰减校正后的三维断层图像,由计算机完成各断层图像的融合,以目测法进行诊断分析,并与CT、病理学检查、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3%(57/61),特异性为80%(16/20),阳性预测率为93%(57/61),阴性预测率为80%(16/20);而常规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7/55)、73%(19/26)、84%(37/44)、51%(19/37);^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共检出病灶126个,65例相同视野hPET/CT代谢显像与诊断CT常规影像检查复发转移病灶检出数分别为91个和46个。结论 ^18F-FDG h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CT;通过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可有效地对病变进行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诺氟沙星与P-苯醌荷移反应条件,确定在乙醇介质中,在室温下反应50min可获得稳定的络合物,其λ_(max)=490nm;组成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13×10~3。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制剂中诺氟沙星含量,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9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NO与ET的水平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各组患者TNF-α和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ODN组最高(P〈0.01)。而2型糖尿病肾病各组患者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显性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NF-α和ET呈正相关;血清TNF-α和NO、ET和NO均成负相关。结论:TNF-α、NO与ET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程变化过程,检测患者TNF-α、NO与ET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对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及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在全麻下对72例不明原因腹水病人进行腹腔镜探查,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探查阳性68例(阳性率94.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44例(61.1%),转移性腺癌12例(占16.7%),腹膜间皮瘤5例(占7.0%),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4例(占5.5%),淋巴瘤、血吸虫病、结肠癌各1例,未明确诊断4例(阴性率为5.5%)。行腹腔镜探查术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腹水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镜下观察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基本可以确定产生腹水的病因。腹腔镜在不明原因腹水探查的应用,对操作有其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人体模型多通道电子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利用大规模 语音合成芯片的特点,建立了多路语音通道的手动寻址方式,实现了各路语音通过寻址电路和语音芯片的同步复位,完成了多路通道的录制与再生,因而提高了模型在医学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阐述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来说明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固有的 ,亦贯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过程 ,是导致其发病的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源性高胰岛素的水平 ,对于减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 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 ,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 溃结灵 2个剂量 (9.18g/kg,4.5 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 溃结灵有一定的镇痛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