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6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2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手术的炎性反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全身和腹腔炎性反应的差异,为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1例2004年4-8月间收治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25例(LAP组),开腹手术26例(OPEN组)。术毕骶前留置引流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炎性反应及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肿瘤Dukes分期和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中,LAP组占有明显优势(P<0.05)。腹腔引流量在术后第1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d,LAP组明显低于OPEN组(P<0.05)。LAP组术后第1天,周围血中性粒细胞[(7.30±2.62)×10~9/L]、白介素(IL)-10[(19.46±3.31)pg/ml]和C反应蛋白(CRP)[(2.76±2.17)mg/dl]水平均显著低于OPEN组(P<0.05)。术后第4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腹腔引流液的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LAP组IL-10 [(22.53±15.47)pg/ml]明显低于OPEN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腹腔炎性反应与开腹手术相当,而全身炎性反应较开腹手术轻。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临床上体现出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刘鹏  吴爱国  张华霖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6):350-352,403
目的研究Skp2、p27kip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kp2、p27kip1蛋白在83例大肠癌、18例大肠腺瘤和20例大肠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率(28.65±12.6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织(17.28±10.66)%(P<0.01)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6.60±5.54)%(P<0.01)。Skp2蛋白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大肠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率(24.61±11.27)%,显著低于大肠腺瘤组织(49.94±13.22)%(P<0.01)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65.40±15.74)%(P<0.01)。p27kip1蛋白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大肠癌组织中Skp2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r=-0.430,P<0.01)。结论大肠癌中Skp2蛋白的过度表达与p27kip1蛋白降解有关,提示Skp2蛋白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胰、胆癌症与非癌患者GLS含量 ,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胰癌组GLS(973± 32 2mg/L)显著高于胰脏非癌组 (5 75± 2 18)和糖尿病组 (5 37± 87) ;胆道癌组GLS(90 8± 2 73)显著高于胆道非癌组 (5 2 1± 10 9)。该五组GLS阳性率 (>6 6 0mg/L)依次为 93.8%、2 6 .7%、4 .1%、85 .7%、9.3% ;胰、胆癌症组均显著高于非癌疾病组。结论 胰、胆癌症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 ;测定GLS对癌症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中期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OX-2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所有病例被分为C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32例(25.4%),低表达组有94例(74.6%)。COX-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相关。然而,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067),COX-2高表达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COX-2表达),COX-2表达和Dukes分期可作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COX-2的检测町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琐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处理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不同压强(6、9、12及15mmHg)99.5%医用CO2气体以及常规培养条件下暴露1h,取各压强组处理后0h和72h细胞,使用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模型进行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气腹处理后即刻(0h),15mmHg压强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1.36±0.861)明显低于处理前(13.43±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且明显低于其他各组(6mmHg组:15.58±1.015,P=0.000;9mmHg组:13.49±0.750,P=0.011;12mmHg组:13.37±0.949,P=0.016;常规培养组:13.43±2.027,P=0.014);6mmHg压强组处理后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5.58±1.015)高于处理前(14.42±1.491),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压强组(9mmHg组:P=0.013;12mmHg组:P=0.009;15mmHg组:P=0.000;常规培养组:P=0.011)。气腹处理后72h,各压强组处理前、后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各压强组间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能对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产生一过性影响,随着CO2气腹压强的增高,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7年1月问33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33例病人中有2例因为睥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30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手术平均时间为(86.54±30.43)min(50~20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10±171.24)ml(25~800 ml)。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平均天数为4.73(2~21)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76(4~55)d。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愈合。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安全可行,必要时可以手助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在常温常速离心条件下进行样品预处理的人血浆三尖杉酯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本法批内CV%为3.08~3.47%,批间CV%为4.36~5.28%,回收率范围为93.6~95%,标准曲线在12.5~5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双能量DR骨骼像在筛查冠脉钙化中的意义。方法35例患者分别行右前斜位胸部双能量DR检查及多排螺旋CT(MDCT)冠状动脉扫描并记录照射后射线的体表入射剂量ESD(mGy)。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低年资医师分析双能量胸片骨骼像,对LAD、LCX、RCA共105条血管的钙化情况进行评估。CT扫描图像进行钙化积分分析。以钙化积分>300为金标准,对双能量DR的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DR胸片平均阳性率27.6%(29/105),其中LAD阳性率48.5%(17/35);LCX22.8%(8/35);RCA 11.4%(4/35)。4位医师的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4、0.725、0.642。胸部DR照射平均体表入射剂量为(0.469±0.22)mGy;多排CT入射剂量为(12.29±1.40)mGy。两者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DR骨骼片可以检出较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筛查和病情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黄胸鼠体表印鼠蚤的数量,作者于1997年10月13日至11月9日,在龙陵县腊勐乡以沿鼠通道和鼠洞撒灌5/万溴氰菊酯粉剂和用8/万的溴氰菊酯水剂普通滞留喷洒,做了现场设对照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前一种方法的灭鼠率高为95.35%,所用经费为后者的1/5,后者灭蚤率为82.18%。前一种方法比后者经济有效,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切断后SSeCKS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近端SSeCKS的表达逐步升高,伤后2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远端SSeCKS表达于12h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表明,SSeCKS在神经断端处高表达,成簇状聚集;在远离断端处表达明显降低,分布亦较为均一.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SSeCKS与S100、NF200及GAP43有部分共定位.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可以引起SSeCKS的表达变化,其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某些伤害性刺激信号分子的转导,并与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及功能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