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斯特保护液的心肌保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停搏液灌注冠状动脉促使心脏停搏是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主要方法。心脏停搏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高钾去极化停搏,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St.Thomas液及其改良液、含血停搏液均为高钾停搏液。但大量研究证明,高钾停搏液仍有不足之处。所以,人们对心脏停搏液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心肌保护效果令人“十分满意”的心脏停搏液目前还没有。在众多的心脏停搏液中,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因其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而在世界上广泛应用。晶体心脏停搏液按所含离子成分和浓度不同可分为低钠微钙的“细胞内液型”和钠、…  相似文献   
2.
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在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常规瓣膜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中应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30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 15例 ,试验组使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LG6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国产动脉过滤器。测定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浆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白介素 - 1β(IL - 1β)和白介素 - 8(IL - 8) ,动脉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术前、注射鱼精蛋白后和术后 4h的氧合指数及气道压力。用Swan -ganz导管监测肺血管压力及阻力。结果 白细胞计数 :实验组 -右房 (8.4 7± 2 .0 1)× 10 9/L、左房(7.96± 2 .2 7)× 10 9/L(P >0 .0 5 ) ,对照组右房 (10 .6 9± 2 .4 7)× 10 9/L、左房 (9.6 7± 1.98)× 10 9/L(P <.0 0 1)。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两组无差异。术后肺氧合指数 (PaO2 /FiO2 × 10 0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其它肺参数如肺血管阻力 (PVR)、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气道压力等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浆MDA ,MPO ,IL - 1β和IL - 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PB中应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可暂时减少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 ,减少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的肺内滞留 ,对术后肺功能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告了390例巨大心脏瓣膜替换术体外循环管理及心肌保护的方法。一般情况本组男性158例,女性232例,年龄17~70岁,体重38~90kg,心功能Ⅱ级73例,Ⅲ级229例,Ⅳ级88例。心胸比率07~0.79者280例(71.8%),0.8~0.89者97例(249%),大于0.9者13例(3.3%)。有记录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见表1。体外循环时间57~329分,平均时间112分。心肌血运阻断时间28~270分,平均时间86分。手术种类见表2。表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表2手术种类注:MVR二尖瓣替换术,AVR主动脉瓣替换术DVR双瓣替换术,TVR三尖瓣替换术方法本组均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报告62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的经验及体会,并就应用IABP时机,方法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62例患者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低心输出量应用IABP辅助,或为重症患者作保护性IABP辅助。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22~75岁,平均56岁。IABP开始使用时间:术前8例、术中33例、术后21例。使用Datascope96型及KAATII型气囊反搏机,Datascope、ARROW气囊反搏导管,经皮穿刺放置导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术后血浆S100β蛋白的水平与神经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以及影响两者的可能因素。方法 63例ECC下行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分,观察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结果 术后1天、2天、7天用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均无明显阳性体征。年龄大、ECC时间和阻断时间长、术后有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ECC后1 h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和神经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变化对早期发现亚临床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腺苷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5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腺苷停搏液组(Ⅱ组)、腺苷停搏液 预处理组(Ⅲ组)。测定围术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中取心肌组织观察心肌缺血前后超微结构改变。临床观察心脏停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多巴胺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Ⅰ组心脏停搏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主动脉开放后10 min,cTnI、IL-8Ⅰ组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术后1dⅠ组IL-6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Ⅰ组心肌损伤程度较Ⅱ组、Ⅲ组重。结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是将人体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引入体外循环机并在其中氧合成动脉血,然后输入人体的主动脉,因此体外循环代替了人体的心肺功能.临床心脏和大血管的手术需要体外循环的支持,从而医生可以对患者的上述组织进行手术操作.人体的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据统计,在脑损伤致死的病例中,以缺氧缺血为病因的占90%以上.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可以导致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等病理改变,从而引发术中和术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对病人的术后恢复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体外循环中,实时监测患者脑组织的氧合状况,并根据其变化实时合理地调节有关的生理参数,例如体温、血液灌注流量、血液的pH值、血液的O2分压和CO2分压等,以达到保护脑组织,防止脑缺氧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控多功能血泵安全控制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脏手术后心源性休克的辅助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对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进行辅助的初步结果并总结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临床应用肝素涂层ECMO对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进行辅助26例,其中冠心病10例,瓣膜病6例,心脏移植4例,先心病5例,大血管病变1例.年龄7个月~76岁,平均(44.6±19.7)岁;体重6.5~90.0 kg,平均(64.1±18.6)kg.结果 辅助8~336 h.16例脱机,脱机率为61.5%.4例脱机后死亡,12例生存出院(46.2%).结论 ECMO可以有效地进行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辅助,辅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