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单克隆抗体-丝裂霉素C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报道胃癌单克隆抗体MG11-丝裂霉素C(MMC)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首先用戊二酐处理MMC,于MMC上引入羧基,MMC衍生物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及2,2′-二环已基碳二亚胺反应,得到MMC活性酯,后者与抗体反应将MMC引入抗体中。经测定,每克分子抗体中引入约6~7克分子药物,结合物对人胃癌细胞KAT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在0.56μg/ml水平(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杀伤牢达60%,优于游离药物(51%)及无关抗体结合物(9.3%),提示选用的胃癌单抗对MMC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肿瘤治疗研宄中,免疫毒素己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免疫药物亦有希望用于临床。但国内研究尚少,胃癌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的研究尚无报道。作者选择本室制备的鼠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Gb_2(IgG_1亚型)制备抗体-牛血清白蛋白(BSA)-氨甲喋呤结合物,探讨导向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胃癌McAb MGb_2(本室制备)与蓖麻毒素A链(RTA)交联物的制备。交联物对胃癌细胞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杀伤怍用,胃癌McAbMGb_2对RAT具有导向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半乳糖结合位点封闭式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B链半乳糖结合位点封闭的蓖麻毒素—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特征.首先将引入碘乙酰基团的毒素与引入巯基的抗体反应,得到的结合物通过琼脂糖亲和层析柱除去仍保留半乳糖结合能力的部分.ELISA结果表明,结合物稀释至2 nmol/L水平,仍保留抗体结合活性.结合物对靶细胞在体外有较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在0.1 pmol/L水平,对人胃癌细胞KATOⅢ的杀伤率为46%,优于McAb—蓖麻毒素A链结合物.结果表明,免疫毒素中B链的存在有助于增强A链的细胞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目前最常用的是化疗及放疗。但是,由于放疗及化疗对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杀灭作用,且有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群体存在,通常疗效不佳。近几年来,由于对肿瘤具有明显选择性的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以及新型交联剂及交联方法的研制成功,肿瘤导向治疗的设想逐渐成为现实。这方面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兴起,并深入发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面广:目前几乎所有先进国家都在进行此项研究工作。其中较出色者如英国Nott-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本室已研制出12株鼠抗人胃癌单抗中一株MGb_2制备抗体-BSA-氨甲喋呤结合物,探讨所选单抗在胃癌导向治疗的可行性。 BSA与5倍过量的SPDP反应,每克分子BSA中引入3克分子二硫吡啶基团(PDP)。PDP-BSA通过碳二亚胺与氨甲喋呤连接。PDP-BSA-MTX以二硫代苏糖醇还原得到HS-BSA-MT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