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凯敏  黄警锐  肖虹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4):360-360,362
对29例复杂型颅盖底联合骨折外科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同期行颅骨还纳,6例行Ⅱ期颅骨修补。27例Ⅰ期愈合,2例术区发生感染,经局部换药痊愈。在传统的方法上辅以特殊器械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治疗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效果。方法 2010-2011年我院17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DCS组)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救治,并与2009-2010年我院收治采用常规方法救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非DCS组)死亡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DCS组178例患者中13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兼去骨瓣减压术,其他部位损伤分别行专科处理,存活109例(61.2%),死亡69例(38.8%),其中35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1例死于严重胸腹部损伤,13例死于MODS等严重并发症。DCS组和非DCS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非DCS组为44.9%(7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8)。DCS组109例半年后随访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20.2%),中残47例(43.1%),重残40例(36.7%)。DCS组和非DCS组存活患者恢复良好率[非DCS组为9.3%(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处理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措施,及时终止或减轻损伤导致的致命性脑损害,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警锐  肖虹  程凯敏  方波  刘科 《重庆医学》2012,41(28):2924-2926
目的应用CT的GE AW4.4工作站VR融合技术(简称CT三维融合技术)分析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性质及附属情况,优选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术前应用CT三维融合技术对病变性质进行分类,就不同病例选择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案。结果 1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术前评估情况基本相符;3例行保守治疗。1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借助CT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掌握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意外损伤,对改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警锐  程凯敏 《重庆医学》2005,34(11):1635-1636
目的总结近年来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几年来共收治410例GCS3~8分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有32例(7.8%),因急性脑肿胀引起的有10例(31%),因迟发性血肿引起的有21例(66%),其他原因1例(3%)。其中急性脑肿胀者死亡10例(31%),迟发性血肿者死亡7例(22%),总死亡17例(53%),植物生存3例(9.45%),重残4例(12.5%),轻残5例(15.6%),恢复正常生活者3例(9.45%)。结论急性脑肿胀与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预后不同,前者死亡率几乎达100%,而远隔部位迟发性血肿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因此,尤其应注意远隔部位迟发血肿的可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6岁.因突发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2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营养良好,胸部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发现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小脑脑桥角及右侧额后近大脑镰旁各有一个2.5 cm ×2.5 cm×2.5 cm、1.5cm×1.5cm×1.5cm和0.5 cm ×0.5 cm ×0.5 cm的占位性病变(图1),其中右顶叶病灶周围脑白质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7.
由微创钻孔清除脑内血肿已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微创穿刺术中的再出血是该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期间对该技术的操作体会进行分析和总结,意在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多次调压的原因,总结临床经验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次调压的原因、调压的临床及影像学依据,以及调压的效果。结果 21例行体外调压达3~7次,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可调压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重要手段,通过多次调整分流管压力有利于动态掌握脑积水的变化,减少并发症。重视术前压力设定的各项参考因素,可明显减少术后调压次数。  相似文献   
9.
方波  袁鹏  朱政鸣  刘科  邹胜伟  黄警锐 《重庆医学》2005,34(11):1605-160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8例。血肿位于壳核360例(外侧型96例,内侧型264例),脑叶出血80例,丘脑出血88例。术前病情分级Ⅰ级56例,Ⅱ级104例,Ⅲ级152例,Ⅳ级176例,Ⅴ级40例。结果ADL1级48例,2级80例,3级156例,4级96例,5级32例,死亡116例(2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具适应证广,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特别适宜急诊急救。  相似文献   
10.
程凯敏  黄警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10-1811,1813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对56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解剖部位、格拉斯哥评分(GCS)、影像学特征、治疗措施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OS评分:死亡(Ⅰ)107例(18.97%),植物生存(Ⅱ)18例(3.19%),重残(Ⅲ)96例(17.02%),中残(Ⅳ)201例(35.63%),恢复良好(Ⅴ)142例(25.17%)。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需通过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