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确诊时能够接受手术者仅占25%-30%,而高位颈段食管狭窄,特别是恶性高位梗阻,难以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病者多数因无法进食,营养障碍耐死亡。因此,如何解除食管梗阻,提高生活质最,延长生命,一直是临床探索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3年7月开始对22例颈段高位食管良恶性梗阻病例进行介入微创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3例,其中5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组),30例行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栓塞组患者 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7.8%、85.2%、45.8%、4.4%,均高于对照组(37.6%、5.3%、0、0. P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化疗灌注术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治、颈淋巴结阳性的鼻咽癌患者161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结束时进行颈部临床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1例中,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淋巴结消失率分别为90.1%(145/161)和75.8%(122/161)(χ2=11.5995,P<0.01),以淋巴结残留枚数来比较,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残留率分别为10.1%(55/547)和28.7%(157/547)(χ2=60.8714,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较多位于颈部肌肉深面而触诊遗漏的淋巴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减少鼻咽癌颈部疗效评价中淋巴结的漏诊率,而且有助于鉴别残留淋巴结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结合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术(PE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21例中、晚期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先行TACE术治疗,术后2~3周再在CT引导下PEI1~2次,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AFP变化和肿块缩小率以及1、2年生存率。结果 19例肿块明显缩小,其中5例肿块缩小率超过50%,所有病例术前显著增高的AFP值显著降低,其中6例降低至正常范围。本组病例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5%、40%。结论 联合应用TACE+PEI可以作为综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一种常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后程超分割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6例Ⅲ、Ⅳa期鼻咽癌被随机分为诱导化疗联合后程超分割放疗组(治疗组)64例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先行二个周期PF/CF方案化疗,常规分割放疗剂量达40Gy后改为超分割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结果 原发病灶和颈部转移病灶对化疗均有较高的反应率(有效率分别为79.7%和81.3%;治疗组颈部淋巴结CR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似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远处转移情况两组相似。治疗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大于对照组,但远期后遗症发生率相似。结论 大剂量PF/C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后程超分割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有可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生存率,治疗中急性放射反应明显加重,但未增加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二个周期化疗未能减少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6.
马蔺子素对鼻咽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马蔺子素(安卡)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8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被随机分为马蔺子素联合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治疗组在放射治疗的同时服用安卡110mg/次,每天2次,直至放射治疗结束。结果治疗组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9378,P<0.05);治疗组复发率17.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χ2=4.4228,P<0.05);治疗组死于局部复发者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10%和28.75%(χ2=5.0172,P<0.05);而两组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马蔺子素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能明显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减少了局部复发和提高了远期生存率,同时未增加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是一个较理想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7.
支架置入或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治疗颈段高位食管狭窄2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或经皮穿刺胃造瘘在颈段高位食管狭窄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食管狭窄位于C7~T3 13例,在X线监视下经口置入球型单丝编织带膜的镍钛合金支架;食管狭窄位于C7以上7例,在内镜(1例)或X线透视引导下(6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置入食管内支架13例,术后吞咽困难程度改善0级10例,Ⅰ级3例。5例食管一气管瘘封堵成功。2例术后l周支架向下轻度移位,但仍能覆盖病变全长,未做处理。支架置入11例随访l~30个月,平均18个月,食管再狭窄3例,死亡8例,无支架嵌入气管诱发食管一气管瘘发生。经皮穿刺胃造瘘术7例,均在术后2d经饲管注入胃肠营养液及流质食物。1例术后1周出现造瘘口周围红肿感染,1例5个月造瘘管松动,无腹腔感染、腹膜炎和造瘘口内瘘等并发症。经皮穿刺胃造瘘7例随访1~18个月,5例死亡。结论颈段高位食管狭窄并非内支架置入治疗禁区。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HCHL)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20例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内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直径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LE栓塞后3~6个月复查CT,肿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E肝动脉栓塞HCHL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能迅速解除胆管癌、胰腺癌引起的恶性梗阻,减轻黄疸,改善黄疸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理想的非外科手术方法[1]。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结合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术(PE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中、晚期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先行TACE术治疗,术后2~3周再在CT引导下PEI 1~2次,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AFP变化和肿块缩小率以及1、2年生存率.结果19例肿块明显缩小,其中5例肿块缩小率超过50%,所有病例术前显著增高的AFP值显著降低,其中6例降低至正常范围.本组病例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5%、40%.结论联合应用TACE+PEI可以作为综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一种常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