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胫腓骨骨折分型及移位情况,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82例,随访3~18个月,经X线片检查骨愈合情况.结果:胫腓骨骨折患者占我科骨折患者的比例为15.00%;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骨均愈合,临床有效率为100%,无并发骨不连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的效果。方法应用石膏与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26例,固定后即时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部份随访3月-12个月,优良率达98.36%。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是一种常用良好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分别应用蛇头形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55例。观察组30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6例。对照组25例用蛇形钢板内固定,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5例。结果 30例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均愈合,采用Constant Score评分,优良达90分,其中优15例,良12例,可3例。对照组25例,Constant Score评分,优良80分,其中优7例,良13例,可2例,差3例。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牢靠,组织损伤少,保护骨膜,早期易于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更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对基层医院是一种创新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33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其中15例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18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分别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5一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有助于伤椎恢复伤前高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减少卧床过久及加重骨质疏松等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28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20例.随访椎管内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允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矫正到术后93.2%,后凸角(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8.5°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5°.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有1~3级恢复,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瘫,可同时解决脊髓或/和神经根减压和脊梓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尤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1]。对于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否需要手术处理,一直是存在争议。作者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