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5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8年1月采用小探头超声(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MPS)对1237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扫描,并对部分黏膜下肿瘤进行内镜下治疗,探讨MPS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性狭窄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气管瘘患者呛咳症状消失,有效率为100%。结论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安全,准确,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烟台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烟台毓璜顶医院承办的“第一次全国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普查总结会议暨第七届烟台国际消化内镜手术演示会”于2014年11月13日-15日在烟台胜利召开。本次大会共有来自省内外专家、代表500余人参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门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硬化,但仍有5%-10%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1],其中以胰源性门脉高压较为常见。我院2009-2011年共诊治2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杰  黄留业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12):953-95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占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的第二位,也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最难止血的一种,其首次出血死亡率为20%-40%[1]。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传统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三腔两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母镜在胆管结石和不明原因梗阻性黄疸诊治中的作用。方法4例胆总管巨大结石及6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接受子母镜检查及液电碎石。2例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接受子母镜检查。结果4例胆总管内结石全部取净(100%),6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有5例全部取净(83.3%),1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尚有部分结石残留(16.7%)。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达3.5cm,1次子母镜取石7例(70%),2次子母镜取石2例(20%),3次子母镜取石1例(10%)。2例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子母镜检查见胆管壁新生物,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胆管腺癌。术后2例(16.7%)发热,2例(16.7%)血淀粉酶增高,内科治愈。无出血、穿孔、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子母镜行液电碎石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和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有效方法,子母镜检查有助于明确不明原因梗阻性黄疸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检查88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疑有黏膜下肿物者 ,即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88例黏膜下肿物中 ,外压征 11例 ,平滑肌瘤 5 4例 ,平滑肌肉瘤 6例 ,静脉瘤 6例 ,脂肪瘤 5例 ,异位胰腺 2例 ,淋巴瘤 1例 ,胃粗大皱襞 3例。其中有 1例平滑肌瘤误诊为平滑肌肉瘤。结论 超声内镜能较为准确地诊断黏膜下肿物 ,但有时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细电子经鼻胃镜(简称鼻胃镜)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组成超细胃镜经鼻插入组(A组,80例)和普通胃镜经口插入组(B组,80例)。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其胃镜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有变化和心率都加快,但B组的加快更明显(P0.05)。结论鼻胃镜经鼻腔插入不接触舌根,其耐受性更好,安全性更高,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并经超声胃镜、CT检查提示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19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行ESD治疗,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9例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均成功剥离,1例出现穿孔,应用金属钛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其中胃体12例,胃底3例,胃窦4例。病变最大直径0.8~4.3 cm,平均最大直径为2.5 cm。ESD操作时间40~150 min,平均操作时间为76.8 min。19例手术中均有少量出血,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整体切除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双气囊电子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气囊电子内镜2001年由Yamamolo医师进行临床试用,2003年开始进入国内,其临床应用使消化内镜对整个消化道的检查已拓展至深部小肠,上下结合方式的双气囊内镜检查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消化道的彻底无盲区检查,本文旨在探讨双气囊电子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