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其肝功能及ALT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TBIL、TBA、ALT、PTA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总有效率(62.5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χ2=9.37,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肉食动物咬伤而得病,病死率极高,出现症状后几乎达100%。近年来我国养宠物者日渐增多,犬伤者日益频繁,使此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现将我院传染科2000—01—01/2004—03—23收治的34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TAD )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的保肝、降酶、退黄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应用国产TAD(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12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2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诊断均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北京 )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分型标准[1] 。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 112例中男 80例 ,女 32例 ,年龄 15~ 71岁 ,平均 30 .2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AIH) 2 0例 ,慢性乙型肝炎 (C…  相似文献   
4.
黄民娇  陈进嘉 《广西医学》1998,20(5):915-916
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15%(1),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高,重症病毒性肝炎比较常见。本文收集1996~1997年因重症病毒性肝炎而病死的66例住院患者(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36例,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30例)。为针对性防治重症病毒性肝炎,降低...  相似文献   
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 ,研究其机制及评价疗效。方法 治疗组 2 6例重型肝炎 (重肝 )患者 ,其中急性、亚急性重肝 14例 ,慢性重肝 9例 ,酒精性重肝 2例 ,钩体病黄疸型重肝 1例。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ALSS治疗。对照组 2 9例重肝患者 ,急性、亚急性重肝 8例 ,慢性重肝 2 1例 (其中肝性脑病 5例 ) ,仅给予综合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急性、亚急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 71 4 % ,对照组为 2 5 0 % ;治疗组慢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5 5 6 % ,对照组为 9 5 2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LSS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治疗组中 3例进行肝移植 ,2例存活 ,其中l例反复肝性脑病患者经 2O次ALSS治疗后 ,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并存活 (3例肝移植患者均是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做 )。结论 ALSS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ALSS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早期、中期疗效较好 ,也为肝移植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中药疏肝活血益气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7例HBsAg和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接受ADV治疗,36例加用中药方治疗6个月。结果在治疗6个月结束时,联合组ALB从31.2±4.9g/L升至36.4±5.1g/L,HA从276.5±86.2μg/L下降到105.3±68.3μg/L,PCⅢ从169.2±63.2μg/L下降到95.6±51.3μg/L,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中药疏肝活血益气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在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用ADV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治疗的基本目标是要清除或永久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从而终止或减轻肝脏炎症和坏死。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学者对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对抗乙肝病毒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已经形成共识.目前的乙肝治疗多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联合、序贯治疗等。现将治疗方案及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是最早被广泛认可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但其持续应答率不高。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以其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反应而受到临床的重视,但其停药后易复发、耐药变异率高等又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有可能提高疗效和推迟耐药性产生,笔者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使用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以探讨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对HBV DNA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2组均予拉米夫定10 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2 mg肌内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 DNA.2组各有40例患者具有肝穿刺指征,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比16%,90%与71%,均为P<0.01);2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3%和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为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远期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大剂量甘利欣治疗重型肝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娇 《华夏医学》2004,17(1):46-47
目的 :观察甘利欣治疗重型肝炎 (重肝 )的疗效。方法 :将 1 0 6例重肝分为对照组 4 1例 ,使用常规护肝 ,对症治疗 ;治疗组 6 5例常规治疗及用大剂量甘利欣 ,观察其临床症状、黄疸指数 (TBi L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谷丙转氨酶(AL T)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及各项指标改善较快 ,病死率为 2 1 .5 4 % ,对照组病死率为 5 3.6 6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而早期重肝比中晚期重肝疗效更好。结论 :大剂量甘利欣对重肝早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