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 SD 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I-R 组、50μmol/L 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平衡35min 后 I-R 组和 P 组均停灌30min,然后复灌120min。其中 P 组停灌前用含50μmol/L 异丙酚的 K-H 液灌流10min,并用无异丙酚的 K-H 液冲洗10min。C 组不停灌,也不用异丙酚处理。灌流结束后,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测定 NO 含量、总 NOS 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免疫组化 SABC 染色检测诱导型 NOS(iNOS)蛋白与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病理学显示 C 组正常,I-R 组心肌组织严重损伤,P 组轻度损伤;与C 组相比,I-R 组和 P 组 iNOS、HO-1蛋白表达量和 iNOS 活性均升高,cNOS 活性均降低(P<0.05或0.01);I-R 组总 NOS 活性和 NO 含量、Cu.Zn-SOD、Mn-SOD 和总 SOD 活性均降低(P<0.05或0.01),但P 组无变化(P>0.05)。与 I-R 组比较,P 组除 iNOS 活性不变外,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对心肌 I-R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抑制或清除氧自由基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通过恢复 cNOS 活性而增加 NO 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骨折端的显露及固定均比较困难.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47岁,按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15例,C3型13例.结果与结论: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分,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9.6%.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口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5个月.固定后钢板未出现松动现象.结果显示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削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显露范围广,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可指导患者早期在CPM机上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颈骨折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1994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0例。应用秩和检验方法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方式、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时间等6种因素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得出相关顺序。结果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和顺序依次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受伤至于术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的不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骨折移位是影响预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所能控制的因素中,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影响预后。患者高龄并未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背景: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骨折端的显露及固定均比较困难。 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47岁,按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15例,C3型13例。 结果与结论: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分,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9.6%。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口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5个月。固定后钢板未出现松动现象。结果显示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显露范围广,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可指导患者早期在CPM机上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Y型锁定钢板置入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骨折端的显露及固定均比较困难。 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47岁,按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15例,C3型13例。 结果与结论: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分,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9.6%。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口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5个月。固定后钢板未出现松动现象。结果显示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显露范围广,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可指导患者早期在CPM机上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B7-1/Sart3融合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B7-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第1~1281bp).此段序列包括已报道的能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然后将不含终止密码子的B7-1 cDNA和Sart3 cDNA共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重组成功后,分别转染大肠杆菌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B7和Sart3的表达。结果:构建人B7、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7、Sart3相应序列(NM_005191、NM_014706)一致.阅读框无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在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免疫印迹发现融合蛋白可以与抗B7抗体反应,融合蛋白分子量与B7-Sart3-EGFP的预测分子量相当。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并在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将SART3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射频消融技术广泛应用于美容手术和关节外科,1996年Yeung等首先采用该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国内于2001年底应用这项技术治疗椎间盘病变。我院自2005年9月引进美国ArthroCare公司生产的ArthroCare Systern2000治疗仪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ART)是近年来从鳞状细胞癌中发现的肿瘤自身抗原,能特异性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杀瘤作用。SART1基因表达抗原蛋白SART-1259和SART-1800。SART-1259蛋白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细胞质,而在睾丸组织之外的正常组织不表达。从该抗原中得到的某些肽段能特异性诱导HLA限制性CTL产生杀瘤作用。现综述近年来SART1基因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程煜方  李鹏  黄方敏  李文武 《新医学》2009,40(8):545-54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下腰椎爆破型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碎面过大、骨碎片过多的10例患者,同时予同种异体松质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术程均顺利,手术时间2—5h(平均3h),出血量140—320mL(平均275mL)。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16例均骨性融合,12例腰椎前凸基本恢复正常,前凸消失4例。术前椎体前缘压缩率为30%-64%(平均48%),术后恢复至80%-96%(平均85%);术前椎体后缘压缩率为60%-85%(平均72%),术后恢复至82%-100%(平均94%);术前后凸角为15°-30°(平均25°),术后恢复至5°-12°(平均8°)。有脊髓损伤者(神经损伤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分级C级与D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例术前C级患者分别恢复至D级2例、E级2例,3例D级有2例恢复至E级、1例仍然为D级。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破型骨折疗效较好,对于骨碎面过大,骨碎片过多的患者,可加用同种异体松质骨植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