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软骨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其抗损伤作用机制,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人胚胎关节软骨细胞,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不同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利用光镜、电镜、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作为凋亡检测指标。结果:IGF-Ⅰ呈剂量依赖式促软骨细胞增殖,当IGF-Ⅰ含量达50μg/L时,促软骨细胞增殖作用达最大值。IL-1组光镜、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示特征性的DNA梯状条带,IGF-Ⅰ处理组未见明显凋亡征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IGF-Ⅰ处理后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结论:IGF-Ⅰ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对IL-1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组织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HNL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曾被误诊。19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痊愈,复发2例。结论HN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依靠淋巴结活检。激素治疗有显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针对不同血清钾浓度的对比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高血钾患者103例,将患者心电图特征与高血钾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同时针对不同血钾浓度与心电图的符合程度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该103例患者中,符合高血钾的心电图改变的为63例,符合率为61.17%,血钾浓度大于7.0mmol/L的心电图符合率较血钾浓度在5.5~7.0mmol/L之间者的心电图符合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利用不同血钾浓度心电图特征对高血钾患者进行诊断是临床上有效的急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m 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χ2=4.15,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的治疗作用.方法 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MSC;四氯化碳灌胃制作大鼠FHF模型,分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各20只,8只灌服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将4 ’,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大鼠MSC 1.0×106从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入模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 d处死各组部分大鼠,评价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生存率、肝功能、TNF-α水平、肝脏病理、MSC归巢至肝脏的情况.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术后3d开始,实验组存活大鼠一般情况比模型对照组好转更加明显;术后7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各有15只和8只大鼠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22,P<0.05);术后7d以及14 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肝功能指标、TNF-α水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检查肝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实验组均更为明显;术后实验组MSC归巢细胞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只观察到很少量归巢细胞.结论 MSC经尾静脉同种异体移植,可以归巢到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改善大鼠免疫和肝脏组织炎性反应坏死状态,促进FHF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对FHF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早期干预,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收集97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肝硬化、糖尿病、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和临床检测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Y-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胆碱酯酶、血钾、血钠、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HBV DNA、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回归系数为0.993,比值比为2.699,95%可信区间为1.567~4.651)、肺部感染(回归系数为1.043,比值比为2.839,95%可信区间为1.680~4.797)、INR(回归系数为0.257,比值比为1.293,95%可信区间为1.220~1.370)、AST(回归系数为0.001,比值比为1.001,95%可信区间为1.000~1.001)和肝硬化(回归系数为0.569,比值比为1.815,95%可信区间为1.112~2.965)是影响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INR延长、AST升高以及肝硬化是诱发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不同脉压(PP)值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的探究,分析PP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探讨主体,以PP是否低于60 mm Hg为分类标准,其中低于60 mm Hg的65例设为A组,等于或大于60 mm Hg的63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TC、HDL、TG、Cr、UA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SBP、Glu、LDL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B组IMT、斑块Crouse积分与检出率均明显较A组高(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PP值可折射出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PP值高者发作心脑血管病的机率更大,这为预测与改善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