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依托咪脂和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脂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作用。方法:将8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芬太尼1.5μg/kg复合依托咪脂0.3 mg/kg(A组)和瑞芬太尼1.5μg/kg复合依托咪脂0.3 mg/kg(B组)诱导,术中病人躁动时添加依托咪脂0.1 mg/kg。监测术中心率、血压,记录手术时间、依托咪脂总用量、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两组术中生命体征、依托咪脂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B组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脂较芬太尼复合依托咪脂利于病人苏醒,缩短病人离开手术室时间。  相似文献   
2.
3.
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优势在于心脏在生理跳动的情况下手术,能避免体外循环(CPB)带来的全身反应及心、肺、脑、肾及胃肠的功能不全[1]、还可避免低温停跳液中的高浓度钾离子及心脏停搏对心脏的负面影响,减轻手术打击对心肌的损伤,并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但I/RI是不可避免的,医务工作者在想尽办法来减轻I/RI,有研究认为,麻醉技术或麻醉药物能够作为减轻心肌创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在四肢烧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四肢烧伤手术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麻醉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全凭静脉麻醉;实验组:根据患者手术部位选择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降糖药物阿卡波糖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神经传导功能以及Toronto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Toronto积分在治疗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oronto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以通过降低DPN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Toronto积分,增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而发挥治疗作用,且比口服甲钴胺片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下行急性心梗伴股动脉栓塞截肢术1例黄再青1刘永前1李勤学2包钢职工医院麻醉科1内一科2(014010)患者,男,68岁。因急性心梗14天伴左股动脉栓塞、左下肢坏死拟行左大腿下1/3截肢术。术前患者痛苦表情,全身皮肤湿冷,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连续硬膜外联合静脉全麻用于肾移植手术的效果。方法:肾移植手术患者307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向头侧置管连续硬膜外麻醉(L1-2)(连续硬膜外麻醉)、向头侧置管连续硬膜外(L1-2)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结果:连续硬膜外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具有用药量少、精确度高、可控性良好、镇静深度适宜、术中术后烦躁较少、苏醒快、对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污染等优点。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可为肾移植患者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并探讨氢吗啡酮产生内脏痛镇痛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丙泊酚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模型大鼠麻醉10 min后,利用充分润滑的气囊,分别进行1次/5 min,每次持续30 s的结直肠扩张。观察记录各组腹壁撤回反射(AWR3)评分,利用ELISA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利用Western blot 检测MAPK p38表达变化。  结果  (1)腹腔注射给药10 min后,丙泊酚组的腹壁撤回反射(AWR3)评分数值明显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以及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P < 0.0001)。3组均在腹腔注射给药15 min后到达AWR3评分数值最低点,腹部给药20 min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以及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的AWR3评分数值与给药10~15 min时相比虽有上升,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2)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以及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的肾上腺素含量,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丙泊酚组大鼠相比均有明显降低(肾上腺素:P = 0.0023,P = 0.0002;去甲肾上腺素:P < 0.0001);(3)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以及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的p-p38/p38比值与丙泊酚组大鼠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 < 0.0001)。  结论  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能有效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从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麻醉苏醒期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躁动,这种现象给治疗和护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院用异丙酚静脉注射消除麻醉苏醒期存在躁动的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兔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injury,VALI)的影响. 方法 40只成年日本大耳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Ⅰ组)和SGB组(Ⅱ组).Ⅰ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椎旁注入生理盐水(0.5 ml),Ⅱ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给予SGB.分别于机械通气后1 h(T1)、2 h(T2)、4 h(T3)、6 h(T4)4个时间点经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3ml后处死白兔,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TNF-α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取左肺组织测量湿/干重比(wet/dry,W/D);取一部分右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另一部分匀浆后检测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SOD活性. 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肺组织的W/D[(6.07±0.12)比(8.58±0.48)]和SOD活性[(64±10) U/mg比(77±11) U/mg]明显降低(P<0.01);Ⅱ组肺组织的MDA含量[(0.89±0.12) μmol/g比(0.63±0.11) μmoFg]和MPO活性[(0.46±0.09) U/g比(0.28±0.07)U/g]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后光镜和电镜观察Ⅱ组肺组织病变轻于Ⅰ组.与Ⅰ组比较,Ⅱ组血清MDA、TNF-α在T2~T4时间点降低(P<0.05),Ⅱ组血清SOD在T2-T4时间点升高(P<0.05). 结论 SGB可以减轻机械通气兔肺组织的损伤,产生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