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探索与了解各种胃肠道疾病特异的基因改变和异常表达已成为当今的研究方向之一。人们对通过转基因技术来研究和治疗某些胃肠道疾病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在对肿瘤、炎症性肠病、肠道重症感染等顽固胃肠道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上,转基因技术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学者建立了转基因动物模型,用于研究和治疗相关疾病。一些转基因治疗方法已经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正> 血府逐瘀汤系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原主治胸中瘀血阻滞所致胸痛、头痛等证。然而在临床效应中远不止此。笔者将该方应用于内科杂病之急、危、疑难证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举病案四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胃癌前病变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叶酸口服治疗。治疗时间6月。于治疗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症状变化、合并用药、安全性;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行胃镜、病理检查,评价胃镜下积分、病理各项结果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月后,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中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合并应用改善上消化道症状药物,西药组患者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胃镜下积分和病理炎症、活动性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病理各项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有效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的症状,安全性良好,可逆转胃癌前病变患者黏膜异型增生(56.25%)、萎缩(35.50%)、肠化(25.68%)。  相似文献   
5.
李××,女,40岁,教师。患者于1982年9月初,自觉四肢痠软,全身疲乏,夜不安寐。后某院按“神经衰弱”治疗罔效,病势日剧。9月30日中午突然因双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任身而仆倒。当即送医院以“低血钾症”、“周期性瘫痪”收住院治疗好转出院。但双下肢仍软弱无力,步履十分艰难,予“养精血”、“补肾阴”等法治疗乃未收功,且服药后觉腹胀。于10月29日转笔者治疗。症见双下肢软弱无  相似文献   
6.
POEMS是一组多系统症状的综合征简称,P指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O指脏器肿大(Organomegaly)、E指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M指M-蛋白(M—proteins),S指皮肤改变(Skinchanges)。POEMS综合征起病方式多样,然而以腹水、肢端水肿为主要起病表现者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以腹水、肢端水肿为主要表现的2例POEMS综合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指结肠运动障碍,结肠将内容物推进速度减慢或结肠收缩乏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对胃癌前病变组织p53、Ki67、AP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例胃癌前病变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叶酸口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行胃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评价病理各项结果积分及p53、Ki67、AP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病理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p53、Ki67蛋白表达(40.48%vs0%和42.86%vs0%)升高和APC蛋白表达(71.43%vs90%)下调;治疗6个月后,p53、Ki67蛋白表达下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中药辨证治疗可逆转胃癌前病变患者黏膜异型增生(56.25%)、萎缩(35.50%)、肠化(25.68%),其机制可能为下调p53蛋白异常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从而逆转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范一宏  吕宾  黄争  孟立娜  陈春晓  杜勤  高敏  王彩花 《浙江医学》2010,32(12):1863-186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发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是常见病。胃灼热和酸反流是GERD的主要症状。在我国,GER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诊断GERD的方法有症状评估、内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