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胃癌病人因激素与肿瘤的需要而静息能量增加,额外能量消耗每日可达630~1260KJ[1]。肿瘤产生的某些抑制食欲成分造成厌食,进食量减少.多有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加上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将使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术后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自1996年1月以来我们对40例行全胃、胃大部切除术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评定.探讨病者术后营养支持对术后康复的意义。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分组40例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8~7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护理过程中,均无术后出血、十二…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患者由于能量消耗增加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手术后由于蛋白质分解加速加重了营养不良 ,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肿瘤本身产生一些免疫抑制因子 ,手术创伤亦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 ,影响患者康复 ,降低了放、化疗的耐受性。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 ,可使不能正常进食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代谢 ,是其他辅助治疗得以实施的前提。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72例患者中胃癌 5 0例 ,直、结肠癌 2 2例 ,32~ 6 0岁 49例 ,6 0岁以上 2 3例 ,均行根治性切除术。1 2 方法 常用的支…  相似文献   
3.
王泽红  鲍慧玲  刘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46-234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胃肠外营养。观察比较2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日期,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4.
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人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变 ,免疫力、抗感染力下降 ,生理贮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 ,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 ,加上老年人机体反应差 ,又常伴有合并症 ,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 ,无论施行择期手术或急症手术 ,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现对 2 0 0 0年 1月至 12月我院收治的 2 6 8例 6 0岁以上的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对引起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及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 8例中阑尾切除术4 6例 ,胃手术 34例 ,肠道手术 4 9例 ,胆道手术 4 3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4~11岁哮喘儿童控制水平及探讨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4~11岁哮喘患儿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哮喘测试量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进行控制水平分级,可分为3级: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将部分控制和未控制合并为未完全控制组.比较完全控制组和未完全控制组两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90例哮喘患儿纳入研究,完全控制和未完全控制组分别占61.1%(55/90)和38.9% (35/90),完全控制组患儿生活质量高于未完全控制组.完全控制组和未完全控制组在体质指数、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吸烟、近3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就诊4周内是否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和是否遵医嘱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个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分别是:未规律随诊(OR =8.364,95% CI:1.816~38.532,P<0.05)、患有或被诊断为变应性鼻炎(OR=6.728,95% CI:1.699~ 26.644,P<0.05)、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OR=3.926,95% CI:1.210 ~ 12.744,P<0.05).结论:4~ 11岁哮喘患儿的哮喘完全控制率不高,完全控制组患儿生活质量高于未完全控制组.未规律随诊和患有变应性鼻炎是4 ~11岁哮喘患儿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而伴有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则是哮喘控制水平的保护因素.本研究提示的结论需要多中心或进一步数据来论证.  相似文献   
6.
应用改良版《焦虑自评量表》,对某医院调配细胞毒性药物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药护人员在正常职业防护条件下调配细胞毒性药物时存在焦虑状态,虽然经过专业的培训与职业防护,但是对细胞毒性药物的调配承受能力有限,健康心理状态下调配细胞毒性药物的工作量为23袋/0.5 h。建议合理完善职业引导与工作量化安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须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过敏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且须反复进行血小板输注的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输注血小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20名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共发生30次过敏反应。其中19次为轻度过敏反应,6次为中度过敏反应,5次为重度过敏反应。重度过敏反应均出现在输血小板超过30次的患者身上。输注血小板次数越多,发生过敏次数越多,过敏反应越重。经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患者过敏反应程度降低,无死亡病例。
结论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可导致过敏反应,故应加强对症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当前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问题,主要是采用药物的对症治疗及抗过敏制剂治疗(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我科自1982年以来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并且进行了长期随访,取得了初步疗效。现将随访1年以上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7岁以前发病26例占86.6%,符合哮喘多自幼年发病的一般规律。病情分型以中、重型(共计24例占80%)为多.且病程较长,>5年16例。30例中有28例有典型的夜间发作史占93.3%,有个人过敏史者14例占46.7%,有家族过敏史者15例占50%。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均作了免疫球蛋白检查,IgE 升高者26例占86.7%。我们采用北京市防疫站投放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口服,经治疗30例中29例有效占96.7%,其中21例作了IgE 治疗前后对照,15例治疗后IgE 直下降,占71.4%,平均值由1993IU/ml 下降1168IU/ml。本文重点探讨了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对其治疗原理进行了初步分忻。认为口服OPV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简便、无痛苦、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虽然远期疗效尚不理想,也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阻断法测量气道阻力与常规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应用单阻断法与常规肺功能测量气道阻力 (Raw)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DR肺功能仪测定流速容量环和Raw ,计算出相关系数r,进行t检验。结果 Raw与FVC、PEF、MEF75、MEF2 5、MEF2 5~ 75呈负相关 (r均 <0 .4)。测定Raw时离散度≤ 1 0 ,其相关性明显增加 ;Raw与FEV1 、MEF50 不相关。结论 单阻断法测量Raw简便易行 ,不需呼吸配合 ,非侵入性 ,适合各种年龄的肺功能测量 ,可初步检测判断儿童气道阻塞情况 ,尤其对小气道阻塞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从青岛市各级别医院抽取符合条件、有代表性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化疗药物调配人员进行职业紧张量表(OSI-R)、药物调配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间职业任务问卷(ORQ)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I-R评分中,失眠、身体不适与职业相关、调配时手腕不适以及对PIVAS职业防护的信任、化疗药物配置环境的满意和工作到岗时间满意与否等在职业任务、紧张反应、应对资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IVAS化疗药物调配人员存在职业紧张反应,并与化疗药物调配现状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