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73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病历系统对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统计,统计相关资料,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73例骨科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7.79%,其中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分别占38.24%、36.76%和16.18%;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急诊手术、III类切口手术、切口≥2个、手术时间≥2h、住院时间≥15d、有植入物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骨科住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手术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较多,应积极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鲁维丽  杜娟 《当代医学》2012,(29):128-12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1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提出预防DVT发生的护理措施是从病因出发,术后通过抬高患肢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促进静脉回流防止DVT形成。结果 132例患者皆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2例患者伤口出现局部血肿,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抬高患肢、气压治疗和指导辅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及时下床活动,辅以抗凝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应用,对预防DVT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8—2015-09间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2组,各56例。AFHR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HR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早期负重功能活动、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1例单椎体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实施跨伤椎上下各一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31例实施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度及Cobb角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术后1 a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度、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0例(33.33%)并发症,其中7例腰背部疼痛或双下肢疼痛麻木,3例螺钉松动;B组仅出现4例(12.90%)腰背部疼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可提供短节段三柱固定,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实施矫形手术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31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矫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1例患儿通过系统护理和术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髋关节的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17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生命体征和脊髓功能的观察,运用各种护理对策发现及预防早期并发症,指导康复锻炼。结果 17例患者平均住院27d,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右足部麻木,1例患者出现右下肢无力,经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对症治疗后康复,随访3~18个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中重度烧伤并发容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总结小儿烧伤补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中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治疗,以患儿是否发生容量性休克为标准判断患儿补液效果。统计患儿就诊后发生休克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休克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发生容量性休克)和对照组(未发生非容量性休克),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患儿相关指标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小儿烧伤后容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探讨提升小儿烧伤补液效果的措施和护理经验。结果:94例烧伤患儿中有58例发生容量性休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至就诊时间、烧伤程度、烧伤面积是影响烧伤患儿补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烧伤后病情发展迅速,应给予及时补液,针对影响补液效果的因素选择正确的补液方法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烧伤危险期,预防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5E理念康复护理干预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Harris、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在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预构皮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42例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预构皮瓣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知信行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认知度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治疗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预构皮瓣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及不良情绪,且对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这种新的手术方式相适应的护理要点,总结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62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对患者认真、细致、规范有效的护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