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辨证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756例在院COVID-19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收集,按早期(起病时)、中期(病程为7~ 30 d)、后期(病程>30 d)不同病程阶段用频数法统计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运用层次聚类法对常见症状(出现率>5.0%)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总结其证候规律。结果 COVID-19患者早期(756例)症状以发热(52.25%, 395例)、咳嗽(43.25%,327例)、乏力(27.25%,206例)、胸闷(26.72%,202例)、气喘(17.59%,133例)及咯痰(5.03%,38例)最为常见,层次聚类分析将除咯痰外的5个症状聚为一类,提示该阶段湿遏肺卫的病机。COVID-19患者中期(383例)症状以苔腻(64.49%,247例)、苔黄(43.86%,168例)、苔厚(40.21%,154例)、咳嗽(34.73%,133例)、舌红(32.38%,124例)、大便不畅(25.85%,99例)、气喘(25.33%,97例)、乏力(25.07%,96例)、纳差(23.76%,91例)、口苦(14.36%,55例)、苔燥(12.01%,46例)、舌紫(12.01%,46例)、虚汗(11.49%,44例)、便秘(10.18%,39例)、白痰(8.62%,33例)、失眠(7.31%,28例)、恶心(7.05%,27例)、腹泻(6.79%,26例)和黄痰(6.27%,24例)为最常见,层次聚类分析将这19个变量聚为3类,分别提示该阶段湿阻肺脾、湿热内蕴和湿热化燥的病机。COVID-19患者后期(373例)症状以苔腻(50.94%,190例)、乏力(39.41%,147例)、咳嗽(37.80%,141例)、舌红(33.78%,126例)、气喘(32.17%,120例)、虚汗(23.86%,89例)、口干(22.79%,85例)、纳差(20.11%,75例)、大便不畅(19.30%,72例)、口苦(15.01%,56例)、白痰(10.72%,40例)、心悸(8.31%,31例)和苔少(8.04%,30例)为常见症状,层次聚类分析将这13个变量聚为2类,分别提示该阶段气阴两虚兼余湿未清和肺脾气虚兼余湿未清的病机。结论 COVID-19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呈现由表入里、由湿化热、由实转虚的规律性变化,症状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7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辨治规律,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756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在院COVID-19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收集和中医辨证,分析其证候特点,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型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56例患者中,寒湿郁肺证101例(13.4%),湿热蕴肺证239例(31.6%),疫毒闭肺证18例(2.4%),肺脾气虚证195例(25.8%),气阴两虚证203例(26.9%);其中位病程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1 d) < 湿热蕴肺证(22 d) < 疫毒闭肺证(27 d) < 脾肺气虚证(33 d) < 气阴两虚证(36 d)。证候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患者中湿热蕴肺证的比例低于≤ 65岁患者[22.4%(69/308)vs 37.9%(170/448)],肺脾气虚证[30.2%(93/308)vs 22.8%(102/448)]和气阴两虚证[34.1%(105/308)vs 21.9%(98/448)]则正好相反(P<0.01)。证候分布与COVID-19病情分型和病程有关(P=0.01,P<0.01),寒湿郁肺证在病情轻者(轻型+普通型)[14.1%(86/612)]中相对多见,疫毒闭肺证在病情较重者(重型+危重型)[6.2%(9/144)]中相对多见;寒湿郁肺证在疾病早期[26.2%(28/107)]常见,湿热蕴肺证在早期[43.9%(47/107)]、中期[42.0%(116/276)]均较常见,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在中期、后期占比较高[中期21.7%(60/276)、18.1%(50/276),后期31.1%(116/373)、38.1%(142/373)]。结论 COVID-19患者证候偏热偏实,随病程进展因实致虚,其证候与患者年龄、病情分型和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1:患者,男,19岁,主因发热、乏力、纳差、身目黄染10d就诊。患者于入院前发热,体温最高39.7℃、继而出现乏力、纳差、身目黄染,颜面、胸背部一过性散在的淡红色斑疹。发病初期伴有轻度关节痛,曾以黄疸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外院就诊,来我院后查血常规:WBC 6.45×109/L、N88.31%;肝功能:ALT 762 U/L,AST 709 U/L,TBil254.3μmol/L;血沉89mm/h,抗"O"及RF均阴性,结核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光谷济生方治疗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122例恢复期COVID-19患者用光谷济生方进行治疗(3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服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根据实验室指标及症状严重程度(无、轻、中、重)给予相应评分,评价光谷济生方治疗恢复期COVID-19的临床效果。结果 统计分析中医证候评分,治疗3d总有效率为75.41%(92/122),其中有效31.97%(39/122)、显效21.31%(26/122)、临床痊愈22.13%(27/122);治疗6d总有效率为86.89%(106/122),其中有效32.79%(40/122)、显效28.69%(35/122)、临床痊愈25.41%(31/122);治疗9d总有效率为88.52%(108/122),其中有效16.39%(20/122)、显效31.15%(38/122)、临床痊愈40.98%(50/122)。患者的咳嗽、乏力、气短、虚汗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阴性转阳性。结论 光谷济生方治疗恢复期COVID-19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正肝脏是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硬化后其对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及能量的代谢出现障碍,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营养治疗逐渐成为肝硬化综合治疗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0例在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使用肠内营养素干预及未干预的患者,在外源性使用人血白蛋白量、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等方面进行对比,现将临床经验总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