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场强2D-TOF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眩晕患者的低场强2D-TOF法MR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4例中,椎动脉异常60例,表现为管腔狭小18例,管腔闭塞7例,局限性狭窄17例,椎动脉迂曲、折角18例;60例患者临床旋颈试验均为阳性。椎动脉正常94例,其中旋颈试验阳性5例。结论低场强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手术或综合诊断确诊的肺外结核患者资料,B超检查15例,CT检查50例,MRI检查18例。结果椎体结核18例(颈椎2例,胸椎6例,腰椎结核10例),9例合并椎体周围寒性脓肿,淋巴结结核1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7例,腋窝淋巴结结核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1例),骨关节结核3例(踝关节、足、股骨各1例),腹腔结核5例,胸腹壁结核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7例,颅内结核3例,肠结核2例,肾结核2例,肝脏、颌下腺、附睾结核各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诊断肺外结核的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肺外结核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外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手术或综合诊断确诊的肺外结核患者资料,B超检查15例,CT检查50例,MRI检查18例.结果 椎体结核18例(颈椎2例,胸椎6例,腰椎结核10例),9例合并椎体周围寒性脓肿,淋巴结结核1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7例,腋窝淋巴结结核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1例),骨关节结核3例(踝关节、足、股骨各1例),腹腔结核5例,胸腹壁结核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7例,颅内结核3例,肠结核2例,肾结核2例,肝脏、颌下腺、附睾结核各1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诊断肺外结核的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肺外结核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高迁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502-850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病例30例.结果:吻合口复发23例,胸腔胃复发7例,淋巴结转移22例.结论:螺旋cT对食管癌术后复发和淋巴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迁  宦坚  张春雷  朱遇春  张伟  张博   《放射学实践》2011,26(5):514-517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MSCT检查对急性阑尾疑诊患者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阑尾炎临床疑诊患者纳入研究。由急诊科医师根据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合Alvarado评分做出临床诊断,分为两组:临床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和临床不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做出CT诊断。治疗方案由外科医师综合参考临床与CT诊断结果后制定,最终诊断以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为准。计算临床与CT诊断的阴阳性结果及相关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SCT检查的各个评价指标(准确度94.9%,敏感度95.6%,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93.9%,阳性似然比15.8,阴性似然比0.05)均明显优于临床诊断。78例患者中,35例属临床表现典型组,其中9例(25.7%)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阴性,此9例患者MSCT诊断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术前MSCT检查可明显降低急性阑尾疑诊患者的阴性阑尾切除率,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手术或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对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泌尿系统结石29例,泌尿系先天性畸形8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3例,膀胱癌2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情况、梗阻部位和原因。结论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图像清晰直观,可以作为早期确诊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60例非胰腺疾病患者随机被选入A、B两组,每组30例。A组的注射时间为30 s,B组的注射速率为3.5 ml/s。两组均行胰腺实质期增强扫描,比较胰腺绝对强化值。结果:A、B两组的胰腺绝对强化值分别为(75.36±12.71)Hu和(76.38±15.32)H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造影剂恒时注射(注射时间30 s)和恒速注射(注射速率3.5 ml/s)对胰腺绝对强化值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巨大占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未作治疗.体检:左上腹扪及肿块,大小约6 cm×7cm,边缘光滑,质软,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胸部X线平片和颅脑MRI未见明确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价1.5 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参数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的24例宫颈癌患者,另招募30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IVIM成像(b=0~1000 s/mm~2),并分析参数(f、D~*、D、ADC)。两组间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上述参数值鉴别宫颈癌的能力。结果宫颈癌组的参数f、D~*、D、ADC平均值分别为(25.83±6.12)%,(16.83±4.02)×10~(-3) mm~2/s,(0.95±0.15)×10~(-3) mm~2/s,(1.05±0.17)×10~(-3)mm~2/s。正常健康女性宫颈纤维间质的上述参数平均值分别为(40.87±9.84)%,(17.64±4.80)×10~(-3) mm~2/s,(1.00±0.28)×10~(-3)mm~2/s,(1.56±0.45)×10~(-3)mm~2/s;外侧肌层分别为(36.00±5.99)%,(17.69±4.37)×10~(-3) mm~2/s,(1.24±0.20)×10~(-3)mm~2/s,(1.83±0.54)×10~(-3)mm~2/s。除D~*值外,f、D、ADC值在纤维间质和外侧肌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D~*、D值外,f、ADC值鉴别宫颈癌和纤维间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0.912;除D~*值外,f、D、ADC值鉴别宫颈癌和外侧肌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887、0.974。结论1.5 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参数在宫颈癌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并能有效区分正常宫颈纤维间质和外侧肌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V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VR、SSD图像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最终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其中环枢关节15例,膝关节8例,肩关节7例,足跗骨6例,肋骨5例,腕关节3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3例,骶尾骨2例,颞颌关节2例,颈椎棘突、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轴位、MPR、VR、SSD诊断骨折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100%(60/60,75%(45/60),68.3%(41/60)。结论 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后处理技术,尤其MPR技术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